田埂間的"膜"法 廢農膜再生拚減碳

台灣、以農為本,但隨著人口逐漸老化,為了減輕作業負擔,使用農膜、抑制雜草生長的比例變高,或種植菇類所用到的香菇包,又產生另一塊環境問題。因此今年農業部和業者合作,成立全台第一座、農膜清洗循環場,希望未來農業所產生的廢棄塑膠,能通通回收再利用。

一系列黑色產品,垃圾袋、各式花盆、汽車零件,你能想像嗎?它們全部來自同一種原料,長得像黑木耳的塑膠碎片。那這些碎片、又從何而來?回到生產線,答案揭曉。嘉義東石合作農場副廠長 余律毅:「蓋在地上的那種黑色塑膠膜,那這種它主要是在抑制,農地上面長雜草的一些問題。」

不只農膜,還有旁邊另一座小山,他們是菇類種完後、拆除的塑膠套。又到了每周、收成杏鮑菇日子,溫室裡一籃又一籃白色菇包,已經採收完畢,很現實地、它接下來唯一出路、只有廢棄。大愛電視記者 林亦庭:「平均來說 一個菇包,只能種一次杏鮑菇,所以當它採收之後,裡面的介質還有再利用的機會,只是外面的塑膠套 就必須要丟掉,而他們(菇場)一個月,就得丟掉5萬個塑膠套。」

嘉義東石合作農場副廠長 余律毅:「以前那一些塑膠的廠商,他們是會願意來收的,近幾年來 他們越來越不想收,我在猜是不是因為,他們回收回去 價格並沒有很好。」

無處可去之下,這些農業剩餘資源,往往被丟到人煙稀少野外,或露天燃燒,但這一做、對環境危害大,而且全台農廢量還真不少,統計去年,光是非生物性農廢,就多達1.1萬噸,廢棄菇包塑膠袋還只占小宗,最多是農膜、9809噸。農糧署農業資源組科長 李協昌:「農膜有幾類,第一個是我們的溫室 溫網室,屋頂 或側面,或是在農地上鋪設農業塑膠膜,那因為現在我們農民的年紀,年齡層會比較高,那鋤草 人力上不足,所以農膜的使用量 會越來越普遍,那相對的 它量也會比較多。」

余律毅,30多歲回來接手家業,身為青農、延續種蔬果,也以年輕人敏銳度,看見農業和環保、有未來發展性,於是過去所學的電機、會計、農業經濟等專業,都成了利器,和農業部合作,成立全台第一座、農膜清洗循環場。今年四月、循環場開始運作,這些廢棄物要重生,髒兮兮樣貌、當然不合格,兩道程序變身,先破碎成碎片,接著水洗。嘉義東石合作農場副廠長 余律毅:「農業塑膠它比較有雜質,所以我們通常就是做兩道,把這個清洗的過程,讓它的時間增加,才可以洗得更乾淨。」

烘乾之後、按照顏色分門別類,就是很好的塑膠原料。而這過程、不只有塑膠循環再生,用來清洗的水、也沒有浪費。嘉義東石合作農場副廠長 余律毅:「讓水去沉澱 過濾,都用這些水去循環一直跑,它中間需要額外加(乾淨水),但是這樣總比你直接排掉 好多了。」

農糧署農業資源組科長 李協昌:「一條產線的話,一年至少可以處理2000公噸,那目前已經大概處理50公噸。」

塑膠再利用業者 洪詩蕙:「使用農業廢棄物,如果是回收再利用的話,其實這些塑膠再製品,它們在碳排上面可以減少75%左右。」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高雄豐富閱讀 《經典》公益行動計畫
台中歲末祝福 三千志工齊聚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