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感冒、傷口難癒?小心「延遲性免疫失調」,醫師揭露關鍵徵兆!

什麼是延遲性免疫失調?

延遲性免疫失調Delayed Immune Dysregulation指的是免疫系統的反應時間異常延遲,導致身體無法及時應對病毒、細菌或其他異常狀況。這種現象可能使人更容易感冒、疲勞,甚至導致慢性發炎、自體免疫疾病等問題。

在現代社會,壓力過大、飲食不均、睡眠不足、環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的調節能力下降,進而產生延遲性免疫失調。

延遲性免疫失調的臨床表現與醫學解釋

延遲性免疫失調可能與長期慢性發炎、內分泌失調及腸道菌群失衡有關。

臨床表現

感冒恢復緩慢:小病纏身,容易感冒且需要較長時間康復。

慢性疲勞:即使睡眠充足,仍然覺得乏力無精神。

傷口癒合延遲:皮膚小傷口或肌肉拉傷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痊癒。

過敏反應延遲:某些食物或環境刺激導致的過敏,可能在數天後才出現症狀,如皮膚紅癢、腸胃不適。

腸胃功能不穩定:容易腹瀉、便秘或脹氣,可能與腸道菌群失衡有關。

自體免疫疾病風險上升:如甲狀腺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等。

醫學機制

1. 壓力與腎上腺功能失調

長期壓力會影響腎上腺分泌「皮質醇」,當皮質醇異常分泌時,會造成免疫抑制,使免疫系統無法正常運作。

2. 腸道菌群失衡

腸道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當腸道微生物群失衡時,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過度或不足反應,影響身體的自我防禦機制。

3. 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是許多疾病的根源,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當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時,免疫系統會變得遲鈍,無法即時應對外來威脅。

透過飲食調整改善免疫狀態

營養是影響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許多人體內缺乏關鍵營養素,導致免疫力下降。

免疫系統所需的營養素

維生素 C(柑橘類、奇異果、甜椒):抗氧化、增強白血球功能。

維生素 D(鮭魚、蛋黃、日曬):調節免疫系統、減少發炎反應。

鋅(南瓜子、牡蠣、瘦肉):促進傷口癒合、提升免疫細胞活性。

Omega-3(深海魚、亞麻籽、核桃):抗發炎、增強免疫功能。

益生菌(優格、泡菜、味噌):平衡腸道菌群,改善消化與免疫功能。

需避免的食物

加工食品(糖分、反式脂肪):加重發炎,影響免疫調節。

酒精與高糖飲料:抑制白血球功能,削弱免疫防禦能力。

過多的咖啡因:影響睡眠質量,降低免疫力。

調理免疫的穴位與茶飲推薦

艾莉絲中醫師指出,在中醫理論中,免疫功能與「正氣」息息相關,當正氣不足時,人體容易受到外邪侵襲,進而出現免疫失調的問題。

穴位推薦

合谷穴(手部):增強免疫力,改善感冒與疲勞。

足三里(小腿):補氣健脾,提高身體防禦力。

關元穴(腹部):增強元氣,改善慢性疲勞與體質虛弱。

太溪穴(腳踝內側):補腎,幫助身體恢復元氣。

按摩方式:每天按壓 3-5 分鐘,搭配深呼吸,促進氣血循環。

免疫增強茶飲推薦

黃耆紅棗枸杞茶(補氣健脾)

材料:黃耆 10g、紅棗 5 顆、枸杞 10g

作法:將所有材料加水 500ml 煮 15 分鐘,每天飲用。

薑棗茶(溫中散寒)

材料:生薑 3 片、紅棗 5 顆、黑糖適量

作法:將生薑與紅棗煮水 10 分鐘,加入黑糖即可。適合手腳冰冷、氣虛體質者。

靈芝茯苓茶(增強免疫)

材料:靈芝 5g、茯苓 10g、紅棗 3 顆

作法:煮水 20 分鐘,飯後飲用,有助於改善免疫功能。

多角度改善延遲性免疫失調

若你發現自己經常疲倦、生病恢復慢,可能與免疫功能延遲有關。透過飲食調整、壓力管理、運動與中醫調理,可以幫助身體恢復健康,遠離免疫失調帶來的困擾!

 

女生健康大小事,我們比妳還重視

▼ 姊妹淘最新IG「中醫師聊開了」▼

延伸閱讀

諾羅病毒來襲!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感染?西醫+營養師+中醫全方位防護指南

遠離冷氣團猝死危機!「3款中醫足浴+茶飲」暖身強化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