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3週沒排便 糞性結腸炎腸破裂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一名7旬男子長期有便秘問題,但一直不太在意,日前他感到腹痛難耐而至急診就醫,透過檢查發現腸道內充滿著糞便,原來男子已3週沒排便;醫師診斷為少見的糞性結腸炎,並且已造成乙狀結腸破裂,需立即安排手術治療。對此,醫師也指出,大部分的人都經歷過便秘,其實暫時性的便秘是正常的,不過當便祕變成常態,千萬不可置之不理。
衛福部南投醫院直腸外科主任廖師賢指出,糞性結腸炎是由於長期便秘導致糞便堆積在腸道中,糞便變得又乾又硬,這些糞便物質聚積,增加腸道的壓力且導致發炎,並可能會損害消化道內血管的供應,導致缺血性結腸炎、潰瘍甚至穿孔,若腸子破裂後糞便外漏汙染了腹膜腔,則可能併發敗血症,有危及生命的風險。
廖師賢表示,這位病人長期有慢性便秘的問題,也曾因為腸阻塞而住院治療過,這次因為下腹疼痛難受而就醫,透過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糞性結腸炎合併結腸穿孔。
經緊急安排手術介入,將破裂的腸道切除、清理腹腔、裝置腸造口並取出許多硬如石頭的糞便,病人住院期間接受專業的醫療處置及照護,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部分患者因糞便的水分被過度吸收,堵在腸道中,大不出來,導致排便時僅解出一些糞水,誤以為這是拉肚子而自行服用止瀉藥,使得便秘情況更加嚴重的惡性循環。提醒民眾,當排便習慣改變,可找醫師諮詢,並應均衡飲食,每日攝取充足水分及膳食纖維,也要規律運動、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養成固定排便習慣。若出現慢性便秘,每週排便不到3次且症狀超過3個月,不要擅自服用瀉藥,應就醫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