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罕病 屏基論文揚名國際

腸系膜靜脈硬化為罕見疾病,伴隨慢性腹痛或腹瀉情形,因此常被延誤診斷,加上通常是右下腹痛,所以病人會誤以為是闌尾炎,日前屏東基督教醫院將2病例治療論文發表在英國醫院醫學雜誌上,提供國際醫界參考。

屏基指出,一名59歲女性因長期反覆出現腹痛、腹瀉及體重下降,在診所、醫院間不斷求診,經住院後,醫師在腹部X光片中發現針狀鈣化,進一步透過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右下腹近端升結腸處有腫脹及蛇紋狀鈣化。

屏基說,這些影像學特徵確認為腸系膜靜脈硬化,該疾病推測與腸系膜靜脈內膜的慢性發炎增生導致硬化有關,進而阻礙靜脈血液回流,演變成缺血性腸炎;另一名58歲女性也是因急性右下腹痛持續1周而掛急診,經血液及影像檢查發現與前一名患者相似,最終確診為腸系膜靜脈硬化症。

屏基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蔡元榮說,由於腸系膜靜脈硬化是罕見疾病,加上最常發生在右側大腸,所以病人常會誤以為是闌尾炎,同時也因病情是以慢性腹痛或腹瀉表現,在診斷上經常會被延誤。

蔡元榮進一步指出,該病是腸系膜靜脈針狀鈣化,所以會影響營養吸收,使得病人有過瘦、貧血等問題,目前雖無特效藥可治療,但給予正確診斷仍可減少患者不必要的檢查,且大部分透過藥物治療後,症狀都會獲得改善,僅有極少數重症患者需手術切除缺血壞死的腸段。

為讓國際醫界更認識該罕見疾病,蔡元榮與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醫學院教授李永葉將此特殊病例的治療論文發表在英國醫院醫學雜誌及土耳其胃腸科期刊,希望能讓各國醫學界借鏡,在治療上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