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醫者的無悔守護,找尋末期照護之生命意義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01期
文/鍾碧芳 攝影/許宏偉
行醫以來,蔡兆勳投入安寧緩和醫療25年時間,在卸下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後,於今年8月接下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一職,對於金山分院懷抱著使命感,仍將透過「我懂你、我跟你在一起」的傾聽、互信溝通方式,守護台灣北海岸居民的健康,以正念帶給更多人力量。
一個人該如何面對死亡?對許多人來說,這個問題沉重而遙遠。然而,從醫超過25年的蔡兆勳,卻每天都陪著病人與家屬面對生離死別,用他最溫柔的姿態陪伴、迎向生命盡頭。
從醫起初不是他心所願,但人生就是一連串無法預料的轉折,會走上這條路,冥冥中就像是上天的安排。
一個意外的決定,到家醫科接受磨練
「人生是很多變的,也真的很難預料。」受訪時,蔡兆勳沉思了一會兒緩緩說道,自己一路走來,對這句話特別有感。
他從小生長在嘉義平凡家庭,長輩很早就從算命師口中預言:「你兒子將來會當醫師!」而有所期盼,但這個預言對成績並不理想的他來說,無形中也是一股壓力。他描述自己從來就不是天資聰穎的孩子,自國小畢業後便獨自一人前往台南縣的私立國中就讀,「現在想來真的不容易!要一個13歲的孩子遠離家鄉,完全靠自己吃飯、洗衣照顧自己,非常辛苦。」
讀懂病人的苦,用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臨終
在家醫科訓練的第三年,他開始接觸安寧病房的末期照護,這段經歷徹底改變了他原先的看法。「我發現自己是可以跟這些臨終病人與家屬溝通互動的。」想到自己能幫得上忙,蔡兆勳笑著說,原來自己以為做不到的、卻能順利上手,這讓自己更有自信,也就加緊努力的練習,用心感受病人與家屬的苦,給予陪伴與支持。
「當看到病人的痛苦,能感受到他們的無助,而自己又能伸出援手時,那種力量無可比擬。」蔡兆勳說,末期病人的照護是很艱辛的,醫護人員要面對病人與家屬的情緒波動,承受被拒絕的可能,所以當時很多醫療人員都不願意投入,但他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鍛練出堅強的毅力,學習以正向態度與病人溝通,幫助他們積極面對人生的最後階段。
過去病人對安寧照護並不了解,只要去病房看病人,家屬或看護都會問:「醫師你是哪一科的?」剛開始他都會說明來歷——安寧,但很快就會被趕出門。蔡兆勳笑說,當時被拒絕的機率很高,「所以我以前下班回到家,都會唱:我比別人卡認真、我比別人卡拚命(阿吉仔名曲)。」他懂這是人之常情,但也是因為磨練,而訓練出更溫暖的心,與病人家屬能同理在一起。
醫療真義:我懂你,我跟你在一起
多年來,不只在安寧緩和醫療領域總是站在第一線,蔡兆勳也擔任了6年家庭醫學部主任、教授等管理職,以及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從臨床到醫療管理到人事調度,並持續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政策的推動。原本以為人生已經超越預期,沒料到又被派到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擔任院長一職。
但他始終沒有因為行政工作的忙碌而減少第一線醫療工作,「正因為我知道這件事很困難,而且每個病人都必須要照顧到最後,不可能中途交給別人。」他認為那是種責任感,也是安寧緩和醫療的最終精神,必須重視連續性照顧。
現在,蔡兆勳已經千錘百鍊,無論多麼困難的個案,都能夠順利解決病人與家屬心中的那過不去的坎。他指出,人是很奇妙的,如果生理痛只有三分痛,但當心理層面也有困難時,痛苦指數會瞬間飆升到八分,因為加入了許多情緒問題。「到了這階段就難解了,因為原本肉體的三分痛,只要用藥物就可解決,但變為八分痛時,藥物無法解決時,就會造成病人、家屬以及醫療團隊的共同難題,臨床情境變得更為混亂。」
這時,就得把難解的心理層面先解除,藥物治療才能產生效果,而其中重要關鍵就是:「我懂你,我和你在一起。」他認為,當病人或家屬在面對死亡過程中有難題時,解鎖之鑰就是要讓對方知道,醫療團隊是和他們站在一起的。
與病人家屬同行,化解矛盾
「我懂你,我和你在一起。」這句話聽起來簡單,真正要做卻不容易。蔡兆勳以其遇過無數印象深刻的案例為例,一年多前曾有一位80歲的阿姨,罹患乳癌末期且併發腦轉移來求診,當時生活仍能自理,直到幾個月前開始退化,並出現譫妄症(意識錯亂)且有尿失禁表現。她的女兒因為長期照顧母親而身心俱疲,甚至出現對母親產生了怨懟。在診間,女兒情緒崩潰,表達自己再也無法承受照顧重擔,甚至有想要與母親同歸於盡的想法,並指出自己已經在看精神科醫師了。
蔡兆勳聽了女兒的敘述直覺不對勁,「面對這種情境時,可能年輕醫師會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當時,他立即提出三個建議,首先建議女兒將自己的情況讓精神科醫師知道,以便能協助她走出困境;其次立即告知社工師聯繫女兒關懷近況並提供看護支援;最後安排阿姨住院,讓女兒能有喘息的機會。
透過給予理解與實際的幫助,讓女兒了解:「我懂你,我和你在一起。」不只是口號,而是真正讓女兒得到幫助,「這才是醫療的核心價值,我懂你的苦,現在就幫你解決問題。」
事情過後,蔡兆勳回到病房探望阿姨時,卻發現女兒好幾天沒來醫院看母親了,詢問之下才發現女兒至今仍不想面對母親。當下,他指導住院醫師,當場撥電話給女兒,希望能請她來醫院一起關心媽媽。第一時間,他並沒有指責女兒沒來醫院探望,而是先關心女兒的近況,最後才詢問是否要到醫院看母親。
「當時女兒只回了一句:孫子已經有去陪阿嬤了,阿嬤應該比較想看到孫子。」蔡兆勳簡單一句:「不見得哦!」突破了女兒的心防。隔天,他就接到住院醫師來的消息,女兒已經到醫院看媽媽了。
醫療不只是治病,更是全人關懷
「要讓當事人知道『我與你的苦痛同在』,這個結才比較容易鬆綁。」他進一步指出,現在的醫學教育多關注在治療疾病,忽略了醫療最核心的價值,應該要透過關懷超越病痛,進入人性的深處。他要將這份經驗傳承給下一代,讓病人能在減輕疼痛之外,也能找到自我存在價值。
「當病人與家屬對於死亡能坦然面對與接受,心靈也得以成長,傷心與哀慟自然就會減少。」
面對死亡議題,不只病人不安、家屬心痛,醫護人員也常不知該如何面對,「如果連醫護人員都無法面對病人死亡,熱情很容易消耗,成就感也會降低。」他常教導住院醫師,面對末期病人、家屬,重點就在於感同身受,才能貼近人心,建立彼此的互信關係。
長年投入安寧緩和醫療領域,蔡兆勳悟出「六步驟、十重點、五良方」的真理。六步驟為:
第一步:準確評估病人狀況、緩解症狀與病情說明。
第二步:同理和接納的態度,建立信任關係。
第三步:召開家庭會議,減少意見分歧。
第四步:透過倫理思辨過程,減少對病人無益的醫療處置。
第五步:面對死亡準備的五良方。
第六步:悲傷撫慰。
而在與末期病人建立信任關係的方式則統整為蔡十點:①親切打招呼;②拉近
彼此距離;③尋找共同點及相異點;④先投其所好;⑤我一見你就笑(常微笑);⑥細心用心;⑦先積極傾聽;⑧同理心(了解病人隱藏在話裡的意思,說出其感受);⑨高敏感度;⑩水滴石穿(耐心、持續接觸)。
蔡兆勳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終點,而「善終」是人人心中潛藏的願望,「並非生命結束就是善終,必須要化解衝突、平靜與尊嚴地離開人生舞台。」他以五良方協助病人善終,包括透過生命回顧,協助病人自我肯定;化解衝突,追求圓滿;心願完成,尋找替代方案;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四道人生);啟發病人感恩慈悲喜捨。讓末期病人能走得安詳有尊嚴的善終指標包括:是否了解自己死之將近?是否能心平氣和接受死亡?後事是否有交代安排?時間是否恰當、是否有準備好?身體是否舒適?
也許有人以為用安樂死或斷食死來決定生命終點,但蔡兆勳直指,一個人如果沒有解決他的靈性痛苦,心有不捨、放不下、不甘心,又怎能安享天年?「沒有任何人想死,關鍵在於痛不欲生!」就是因為許多臨終病人活得很痛苦,才想要早點結束生命,若能體會這個癥結點,才能真正協助病人獲得善終。
茹素養身,健走跑步當健身
今年8月接任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一職,蔡兆勳除了懷抱使命感外,也提出要守護民眾、照顧醫療同仁的責任。「醫療人員不僅要有醫療專業技能,更要有人文素養。」他想創造關懷文化、凝聚醫療團隊的向心力,以強化醫療的核心價值。尤其,金山北海岸一帶年長者居多,必須強化居家醫療,落實在地老化,在宅善終的國家政策,讓金山分院能成為分級醫療與雙向轉診的典範。
聊起養生之道,蔡兆勳笑說自己的生活很簡單,平日飲食是素食,物質慾望不大,也因為是法鼓文理學院的兼任教授,可以上山用餐,順便感受山上的清淨。至於運動則以跑步、體操為主。提及自己的紓壓方式,則歸納為12個字:「用心思考、彈性開放、擇善固執」。他不會從負面思考,做事有彈性、認為對的事情就努力往前,「這樣壓力就不會太大,原本困難的事,也能輕鬆轉變。」
在安寧緩和醫療領域,蔡兆勳用心、用愛去陪伴病人的最後一程,希望能以幽谷伴行的精神,協助病人走過黑暗,也期許自己給予的不只是醫療協助,更是一份力量,讓他們能在最後時刻不再孤單,微笑著告別人生。
延伸閱讀:
.陳震寰 心臟名醫、前陽明醫大醫學院院長 轉戰基層拉近醫病關係,提升社區醫療品質
.葉金川 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生病是人生必修課,樂觀積極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