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川普幕僚曾撰文建議向盟友徵高關稅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12日專電)美國下任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全球焦點,「華爾街日報」引述下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早先發表的報告,他支持美國向協防盟邦徵收保護傘高關稅,還建議簽署類似「廣場協議」的「海湖俱樂部協議」,以降低美元幣值。
全球觀望川普(Donald Trump)將提出的美國新關稅政策可能動向,對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稅率是否如選後所言提高?美國製造業是否會因高關稅轉往國內設廠?受影響國家如以牙還牙高稅率回應,是否升高緊張?全球經濟是否會如關稅戰歷史經驗趨向衰退?都是未知數。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曾報導,川普幕僚已評估縮減關稅開徵清單並聚焦特定關鍵產業,這有異於選前承諾,川普發文指報導為假新聞。不過川普就職後如何實踐選前說法,仍是報導焦點。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12日引述獲提名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的米蘭(Stephen Miran),擔任哈德遜灣資本(Hudson Bay Capital)資深研究員,於去年11月發表的「重塑全球經貿體系的使用者手冊」報告,當中的分析值得關注。
米蘭認為,美國平均進口關稅若為20%甚至高至50%還是會獲益,當前的平均稅率為2%。關稅是一項工具,國際間若透過干預來弱化美元時,可用以處理長期緊張局勢;美國支持他國經濟與軍事導致美元被高估,貿易逆差擴大及美國工業基礎空洞化。
他寫道,開徵關稅與調整強勢美元,在未來數10年將超越任何政策並發生廣泛影響,根本上改變國際經貿與金融體系。
41歲的米蘭為保守派智庫曼哈頓政策研究中心(Manhattan Institute)研究員,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華爾街日報指出,他在獲任命前於智庫發表的報告並非政策建議,也不是川普本人的看法,不過可以藉此瞭解未來政策可能如何執行。
米蘭認同經濟學的「最佳關稅」(Optimal Tariff)理論,「壟斷買方」擁有議價力量,如果開徵關稅,出口者可能自行吸收,市場價格不會有變化,消費者即使多花一點,關稅效應也可抵消成本增加。
至於20%甚至高至50%的關稅還是會獲益的說法,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學者柯斯提納特(Arnaud Costinot)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者羅德里格茲-克萊爾(Andrés Rodríguez-Clare)的研究。不過柯斯提納特曾指出,以川普首任期對中國開徵關稅來看,多由美國進口商吸收了關稅成本。
面對他國可能提出報復性關稅,米蘭認為川普政府可宣布降低對這些國家的聯合防衛義務;換句話說,日本、韓國及北約(NATO)成員國若因此對美提出相應高關稅,美國可能不進行協防。不過報導指出,主要對美貿易逆差國家如中國、墨西哥及越南,都不在美國的保護傘下。
由於川普不承諾對盟國加拿大與丹麥不進行經濟與軍事脅迫,國際間憂心,俄羅斯與中國對鄰國也採相同態度,川普上任後的新關稅對象成為焦點。
報告還建議,美國可效法1985年與日本、英國、法國及西德簽署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與盟國簽署「海湖俱樂部協議」(Mar-a-Lago Accord),以降低美元幣值,促進工業與出口。「廣場協議」上世紀末生效後,日圓升值與資產泡沫化,日本經濟長期停滯。
他認為,經過幾輪關稅增加後,美國貿易夥伴如歐洲與中國較能接受簽署貨幣協議,以換取降低懲罰性關稅,至於美國的國債可向買主徵收「使用費」。(編輯:陳承功)1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