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筱穎觀點》2024的法國 驕傲奧運 焦慮政治

巴黎奧運在2024年7月26日登場。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巴黎奧運在2024年7月26日登場。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Newtalk新聞] 蔡筱穎觀點》2024的法國 驕傲奧運 焦慮政治

2024年在谷歌(Google)全球掀起搜尋熱潮關鍵字的巴黎奧運會,在法國「熱搜榜」中更是一枝獨秀,標誌著法國人對成功舉辦奧運驕傲,只是,從6月9日意外宣布解散國會以來,法國人在政治詞條的熱搜上顯示對政治危機的異常焦慮。

谷歌(Google)搜尋引擎發布法國用戶今年熱搜詞條,體育和政治成為明顯趨勢,法蘭西24電視台(France24)也總結了一些2024年日常生活或政治演說或媒體中的常用詞彙,突出政局跌宕起伏和社會問題。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其第二個5年任期內出人意料地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引發從國會三黨不過半到總理倒閣等一系列政治動盪風險。從馬克宏口出解散(Dissolution)一字後,不了解總統意圖的民眾紛紛谷歌對此術語提出疑問, 「何謂法國議會的解散?」 「為什麼解散國民議會?」 更成為「為什麼」類別中的第一名。

民眾尋求立法選舉和解散國民議會等議題的答案,而在現實上,法國議會解散後,各政黨政治力量四分五裂,半個世紀前兒童動畫中,一道用巧克力粉、草莓醬、香蕉泥、芥末和土魯斯香腸名為亂七八糟(Gloubi-boulga)的虛構菜餚用詞,又在法國政界流行起來。

亂七八糟的政局使得「最受關注人物榜」中,上任僅90天的前總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位居榜首,任職9個月的前總理阿塔勒(Gabriel Attal)則排在第四位。臨危受命的巴尼耶雖曾為外交部長和英國脫歐談判期間歐盟的首席談判代表,被意外任命,於是成為「政治人物」榜和「最受關注人物」榜熱搜第一名,僅擔任了90天便因議會的不信任動議而下台,成為第五共和國任期最短的總理,國家也面臨停擺的危險。

「最受關注人物榜」和「政治人物」榜中同時上榜的還有阿塔勒和巴德拉(Jordan Bardella)。2024年1月9日阿塔勒被任命為總理,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也是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總理,無奈在匆忙選舉中執政聯盟完全失去議席領先優勢而黯然辭職。擅於掌握年輕人政治娛樂化潮流,利用社交媒體塑造個人形象以吸引選民的極右派國民聯盟黨主席巴德拉也是政治新星。

2024年是法國體育迷的狂歡之年。民眾非常驕傲巴黎成功舉辦奧運會和帕運會。谷歌搜索顯示, 2024年巴黎奧運會成為熱門詞條,而與奧運會相關的 「為什麼」問題,則有 「 為什麼桌球運動員會摸桌子」和 「為什麼游泳選手在泳池邊穿羽絨衣」等。

在「最受關注人物榜」上,奧運會上贏得了五枚金牌的游泳運動員馬爾尚(Léon Marchard)排在第五,他也名列「運動員榜」第一名,另一位奧運舉重冠軍的法國選手裡內(Teddy Riner)「最受關注人物榜」排名第六,「運動員榜」名列第二。

奧運會中引人注目的兩位運動員也成為熱搜對象。名列「運動員榜」第三的是引爆性別爭議的阿爾及利亞拳擊手哈利夫(Imane Khelif)。贏得女子66公斤級拳擊比賽金牌的哈利夫,因與男性一樣具有XY染色體而引發巨大爭議,其性別問題招來嚴重的網絡騷擾行為。

另一位法國球迷特別關注的運動員是16歲的西班牙足球天才亞馬爾(Lamine Yamal)。2024年歐洲杯上,亞馬爾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進球者,特別是在半決賽中援助西班牙淘汰法國隊,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

在社會現象方面,為什麼農民示威遊行?為什麼新喀里多尼亞發生暴動?都是民眾企求理解的社會問題。

2024年3月法國成為全球首個墮胎權入憲的國家,「什麼是墮胎?」成為「什麼是」榜中熱搜第一名。

對於飄洋過海的美國價值觀「覺醒主義(le wokisme)」,法國政府曾警告,這是一種新的「文化極權主義」。2021年3月法國民調公司Ifop就指出,只有14%受訪的法國人表示聽過這個詞、8%知道這個詞代表什麼意思。到了2024年,在法國政壇掀起「政治正確獨裁」大辯論的覺醒主義(le wokisme),使得「什麼是覺醒主義(le wokisme)?」成為民眾好奇詢問「什麼是」榜中的第六名。

而Mazan(馬贊)所代表的「馬贊強姦案」,讓法國社會非常震驚,南部小鎮馬贊居民佩利科( Dominique Pelicot)持續對妻子吉賽爾(Gisele Pelicot)下藥,並趁她熟睡時招募陌生人強姦她。受害人吉賽爾決定放棄匿名權,要求公開審理,集體性侵案在19日宣判, 51人均被判刑,吉賽爾也成為勇氣的象徵,許多政客名人更引述吉賽爾所言「羞恥必須轉向」(Shame must change sides),呼籲社會應將恥辱留給加害者而非被害者。。

針對所有因販毒團伙利益衝突而導致的殺人案,法國媒體經常使用的新詞毒品殺人(Narchomicide),解釋了這一現象在法國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馬賽。

在被大火部分燒毀,巴黎聖母院(Notre-Dame)於12月重新開放,經過五年的清理和修繕重建,浴火重生也使得法國民眾更加關切這座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瑰寶。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台北101煙火熱血綻放6分鐘 重現棒球12強奪冠時刻
北市逾22萬人101煙火中迎2025 北捷運量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