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台灣音樂登上國際舞台:聶焱庠的合唱旅程 (影音)

在康乃爾大學音樂系擔任助理教授的聶焱庠,致力在國際舞台推廣台灣合唱音樂。(圖:陳曼華 攝)
在康乃爾大學音樂系擔任助理教授的聶焱庠,致力在國際舞台推廣台灣合唱音樂。(圖:陳曼華 攝)


在風景秀麗的美國紐約州綺色佳市(Ithaca),有著常春藤聯盟名校康乃爾大學,兩位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蔡英文皆曾由此校取得學位,從政治領域擴展了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此刻,於該校音樂系擔任助理教授的聶焱庠,則努力以合唱音樂讓更多人知道台灣。

在台灣的合唱滋養

聶焱庠的音樂啟蒙始於成功高中合唱團,從小愛唱歌的他,在高中時第一次體驗到合唱音樂的美妙,並埋下了對這項藝術的熱愛種子。儘管大學時期他選擇了政治大學的廣電系,但合唱音樂始終伴隨在他的生命中,他積極參與在政大深有傳統的文化盃合唱比賽,除了是合唱成員,也擔任指揮,在過程中逐漸累積指揮經驗。

大學畢業後,他接任成功高中合唱團的指揮,這個團體也在後來發展成知名的拉縴人合唱團。這一個角色讓他體會到指揮藝術的精髓,也激發了他進一步深造的動機,於是之後他進入輔仁大學合唱音樂研究所,系統化地學習合唱指揮的理論與實踐。在這段期間,除了擔任多所學校的合唱指導,他也曾在真理大學音樂系任教,逐漸在台灣的音樂圈內建立起自己的聲譽。

一場意外 決心離開舒適圈

2013年可說是聶焱庠的音樂旅程重要轉折點。他帶領成功高中合唱團及拉縴人青年合唱團參加釜山國際合唱比賽,兩支來自台灣的合唱團都闖入決賽,並展現出色的音樂實力,他更榮獲了傑出指揮獎(Outstanding Conductor’s Prize)。這次比賽的成功為他帶來了更多的國際關注,也吸引了全美合唱指揮協會(ACDA)主席沙依貝(Jo-Michael Scheibe)的注意,沙依貝對他的指揮才能讚賞有加,並邀請他前往南加州大學(USC)攻讀博士學位。

然而,當時的聶焱庠並未立即接受邀請,他在台灣的生活與事業已相當穩定,除了指導多個合唱團外,也擔任拉縴人合唱團的音樂總監。直到2014年澎湖發生復興航空空難,一名參加過他合唱營的小朋友不幸罹難,這起悲劇讓他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因此下定決心離開舒適圈,在有限的生命裡追尋更大的舞台。

到美國的探索與突破

2017年,聶焱庠踏上了前往美國的旅程,開始在南加州大學攻讀音樂藝術博士,主修合唱音樂。他展開了多方面的嘗試與創新,在南加州大學期間,不僅專注於學術研究,也擔任阿波羅合唱團(Apollo Chorus)的助教,選擇了多首亞洲曲目,包括中文、日文與印尼文歌曲,並用拼音方式幫助團員學習發音,將亞洲音樂帶入國際視野。

他的博士論文主題是21世紀台灣合唱音樂的發展,這是一個具有開創性意義的研究主題,探討2000年至今台灣合唱音樂的成果。他的研究不僅彌補了英語世界對台灣音樂了解的不足,也為未來更多台灣音樂人打開了學術與文化的對話窗口。

在南加大就學期間,一個有趣的經驗充分展現了他的創意與活力。2020年,疫情席捲全球,當時他有一門課的期末作業需要呈現樂團指揮能力,但是疫情讓實體音樂會的演出幾乎難以達成。於是他將音樂會的場景虛擬化,透過一位當時在台灣旅行的美國教授,將台北國家音樂廳的大型背景海報帶到美國,舉辦了一場線上音樂會。這場音樂會透過網路向全球觀眾直播,吸引了超過三百名來自不同地區的觀眾參與,甚至南加大的校長也受他之邀在影片開場時致詞。也在同一年,他編寫的台灣原住民歌曲《Cina—媽媽的眼睛》獲得美國合唱年會的新作曲家獎(Emerging Composer),在60幾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是唯一獲獎的非美籍作曲家,也是該獎項第一個台灣作品獲獎。

讓台灣合唱音樂進入國際舞台

2022年,聶焱庠受聘於康乃爾大學音樂系,成為該系唯一的亞洲專任教授。他的教學理念是將台灣與亞洲音樂融入課堂與合唱演出,讓學生在音樂中體驗不同文化的魅力。透過音樂跨越文化界限,也讓世界可以更多地理解台灣的文化與歷史。

在康乃爾大學他指導了三個合唱團,每次的音樂會中他都會至少安排一首台灣曲目,例如台灣原住民歌曲《讚美歌唱》、客家童謠《月光光》、中文經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其中《月亮代表我的心》讓他體驗到印象深刻的觀眾回饋。他到康乃爾第一年的音樂會就安排了這首華人熟悉的曲目,演唱時台下許多觀眾潸然淚下,告訴他歌曲撫慰了遊子在外的思鄉之情。

聶焱庠在康乃爾大學指導三個合唱團,每次的音樂會都至少安排一首台灣曲目。圖左為2023年冬季音樂會,有客家童謠月光光;右為2024年冬季音樂會海報。(圖:陳曼華 攝)

然而,在推廣台灣音樂的過程中,他也面臨了一些挑戰。首先是語言的藩籬,多數西方指揮家與合唱團成員對中文並不熟悉,這構成了台灣作品的推廣困難。其次是資源不足,尤其是樂譜的取得,台灣合唱音樂至今除了曲目的編寫極為有限,樂譜的出版也不足夠,構成台灣合唱音樂在推廣上的困難。

在未來,他認為可以朝向建立樂譜資源平台,不管是線上或是實體,增加台灣合唱音樂的樂譜出版,以降低台灣作品樂譜取得的困難度,同時也鼓勵更多的作曲家投入合唱音樂編寫的工作。他也希望能透過參與更多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台灣音樂打開新的機會,例如2025年1月25-26日,他將帶領康乃爾合唱團在多倫多聖保羅三一教堂(Trinity St. Paul’s United Church)進行國際演出,這場音樂會中也將表演他所編寫的《Cina—媽媽的眼睛》。這是康乃爾合唱團成立以來的首次國際演出,不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機會,也標誌著台灣音樂在國際舞台上的新一步。

在未來,聶焱庠將繼續以音樂為橋樑,跨越地域和文化界限,將台灣的聲音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康乃爾合唱團國際巡迴(Chorale International Tour 2025)資訊:https://crowdfunding.cornell.edu/project/44455

作者》陳曼華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關注跨文化交流,現居美國紐約,為獨立學者及記者。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5G加速AI加值 拉縴人《向生命乾杯》帶來音樂視覺化沈浸感
網上威脅傷害猶太學生 美國康乃爾大學大三生被捕
李登輝辭世 母校康乃爾大學肯定學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