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鷹派降息是川普震盪序曲,但聯準會不會變鷹派
上周美國聯準會的「鷹派降息」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震盪,可視為「川普震盪」的序曲,預告也預演了川普上台後為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帶來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但如因此把聯準會定位為鷹派又非事實。
美國聯準會上週召開今年最後一次利率會議,如外界預期的降息1碼,但卻引發美股4大指數重挫,道瓊崩跌超過1100點,隔日亞股也跟跌下挫、貨幣貶值。除了一部份的「技術性因素」(隔日期指結算日)外,主因在原本聯準會的「降息路徑圖」(點陣圖)顯示明年有4次的降息機會,但最新的路徑圖變成只有2次降息,直接對半砍,因此引發市場反應,被稱為「鷹派降息」。
在全球經濟與通膨情勢未出現明確變化之際,對明年降息次數的預期卻直接減半,原因百分之百來自「川普因素」。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中就說,「一些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開始評估當選總統川普政策提案的潛在影響」,這就是川普經濟學帶來的第一課、也是川普震盪的序曲─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與市場。
從聯準會的角度看,川普政策對通膨的影響,大部份都是負面、讓人擔心的。以幾個幾乎確定川普上任會大推的政策:加徵關稅、減稅、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而言,提高關稅是肯定會拉高物價,雖然川普的幕僚都以「川普1.0」對中國的加徵關稅未引發通膨作辯解,但以經濟學家的估算而言,當時還是拉高了通膨,只是當時通膨低而感受不強罷了。這次在通膨才回檔後就要對所有進口品加徵關稅,其影響會明顯又被放大。
其它如減稅形同增加政府赤字、流入經濟體系的貨幣也會增加而帶來通膨壓力;驅逐非法移民情況相同,無論對非法移民持什麼態度,現實的是美國有近5%勞動力是靠非法移民撐起來,特定事業如營建、農業,非法移民占比更高,川普驅逐非法移民勢必造成勞動力缺口、從而讓薪資有上漲壓力,有些經濟學者甚至認為驅逐移民對通膨的影響更甚於關稅。
一旦通膨再起─不必惡化到如過去的5%以上,只要稍微回到4%左右、甚至只要到3%且上升趨勢出現,聯準會就不可能再降息,甚至可能要考慮升息。既然川普政策大多不利於通膨,通膨增加聯準會又責無旁貸要去收爛攤子,因此只能先保守以對,這就是為什麼聯準會對明年的降息預估從4次減成2次的原因。
至於為什麼不是把降息次數的路徑直接砍成零,原因有幾個:一個是川普明年1月20上任後新的政策才會陸續出來,現在處於「情況未明」狀態;再者,川普競選時說的(如對全球所有進口品加徵10%、中國加徵60%等),到底最後落實多少,完全是一個未知數,且川普很可能透過他最愛的「交易」而有所改變,因此完全無法估算可能的影響。最後是政策實施到末端消費者物價受到影響,會有時間落差,未必在明年就都顯現。
不過,不必因為一次的「鷹派降息」而把聯準會定位於更鷹派,事實上,對低利率極度偏好的川普上任後,聯準會是有更大壓力往鴿派靠而非向鷹派走。當然,最後是鴿或鷹、決定明年降息次數(或甚至要升息)的關鍵,仍在後續的經濟數據,包括通膨高低與走勢、經濟成長、就業市場(失業率),聯準會隨時會因數據的改變而調整政策,鮑威爾對此說得非常清楚:「我們明年實際的降息幅度不會取決於今天會議的結果,我們將對數據做出反應」。
但無論如何,川普尚未就職就已「威震四海」,是值得「驕傲」了;隨手發一則上任首日就要對墨、加進口品加徵25%關稅,讓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嚇得馬上奔來溝通,還要忍受川普「加拿大州長」的羞辱;聯準會也要為他「前瞻修正」利率政策的路徑圖;更別提各國政府、政要正紛紛苦讀、修練「川普學」了。
至於同在上周召開理監事會的台灣央行,最後決策是:利率不動、也未祭出新的打房政策。以利率而言,仍處於低利率水準,降息就不必了,更且降息有利房市動能,豈不是「助紂為虐」?之前打房政策造成被稱為「金龍海嘯」的衝擊後,央行短期也不會有進一步作法,應該會再觀察後續效果及房市發展而定。如果房市又再持續上揚,才可能再有新政策或甚至升息因應。
明年全球的經濟與金融大戲,應該就是看川普表演了,因為沒有人知道具體政策、其影響又會如何,因此充滿不確定性;如果連鮑威爾都要說「我們真的非常不了解實際的政策」,「現在試圖做出任何結論,都還為時過早。」那其它國家就更是瞎子摸象了,聯準會的「鷹派降息」只是預演與預告即將來到的川普震盪。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