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雜記】在城市中慢步 - 荃灣
「下一站為荃灣線嘅尾站,請所有乘客落車 …… 」這是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地鐵廣播。荃灣是地鐵站上第一個站,也是地鐵紅色線的名字。小時候聽地鐵廣播時,經常聽到這個名字,但它在距離我家頗遠的角落,待我長大後才比較常去走走。荃灣在香港近代歷史來講,是一個較早發展的市區。港英政府在上世紀 60 年代間,在新界區大規模發展新市鎮(又稱為衞星城市),以應付香港人口急劇增長,荃灣就是其中一個新市鎮。
有次參與地區導賞團,到荃灣有名的公共屋邨 – 福來邨走讀,認識到當時殖民政府的規劃邏輯。荃灣的工廠區位於柴灣角,令人混亂的是,香港有另一個區又叫「柴灣」,正正是地鐵站港島線最後一站。這個狀況就有如香港的菠蘿包裡面沒有菠蘿、台灣的「早到晚到」早上不開門,柴灣角原來不在柴灣。福來邨與柴灣角只有一街之隔,以當時交通不發達的年代來說,這個規劃讓工人們便於走路上班,生活作息也不會受工廠吵雜環境而影響。
現時香港工業式微,工廠大廈大多都變成辦公室、餐廳,甚至是出租的派對房間。其中一個有名的工廠 – 南豐紗廠,則在 2018年改建成文藝空間,亦提供部分空間予初創企業家作培育基地,是荃灣現時最受歡迎的景點,每逢假日總是人山人海。那裡亦設接駁小巴,來回紗廠和荃灣地鐵站,非常方便遊客前往。
一街之隔的福來邨雖然相當老舊,但同樣充滿驚喜。首先是在邨外的一排商店街,有洗衣、雜貨、餐廳、補習,甚至海味年貨都一應俱全。許多店舖已經營數十年,反映出當時人們在區內的生活樣態。我最喜歡到那邊的「士多 ( 甘仔店 ) 」食燒賣,因為比外面連鎖店便宜又好吃。從充滿歷史感的裝潢、用曬衣夾夾起的零食,和風格隨和的老闆身上,總能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
邨內有一家麵包店和茶樓相當有名。前者在保留傳統麵包特色之餘推陳出新,以兩塊混合楓糖漿的熱香餅配上雞蛋和豬柳製成「鬆餅漢堡」。除了麵包,他們的咖啡和奶茶也相當出色,而且價錢實惠,因此近年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氣麵包店。相較之下,福來邨茶樓並不常出現在鎂光燈下,但熟悉荃灣區的人都知識,在荃灣飲茶,除了去村龍享受山水茶葉,就是到這家凌晨 5 點開始營業的茶樓。不少荃灣人夜夜笙歌後,都會到此「飲啖茶、食個包」一解酒氣。
鄰近福來邨還有個「香車街街市」。一樓是賣各式蔬果鮮肉的傳統市場,二樓則林立各式食店,有潮式打冷、大排檔、米線、日式串燒等。每逢晚市,樓上總是五光十色人聲鼎沸。第一次去是高中畢業的時候,當時是第一次身穿便服與老師和同學聚會。那年大家剛滿十八歲,在潮式打冷餐廳拿下數打 ( 一打=12 ) 啤酒與老師暢飲,感覺像是香港人的成人禮 ( 香港沒有成人禮 ),離場還差點在樓梯處摔倒,記憶猶新。
荃灣還是香港人雨天最愛出沒的地方,那裡有著「天空之城」的別稱,因為當地佈滿行人天橋,幾乎連接了大半個荃灣的上空。由地鐵站出發,你可以從天橋穿越十多個大小型商場,雨天時完全不用撐傘就可在區內遊走,是個非常便利的建設。假日在地鐵站附近,你可能會感受到不下於尖沙咀或旺角的人流壓力,但荃灣還是有些老舊的角落供遊人漫步探索。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香港雜記】90 後的香港電視劇回憶
通縮與生產過剩的惡性循環 2025中國經濟仍不容樂觀
悲情、激情、溫情與共情:中國青年的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