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光師集結抗議要求英譯正名 衛福部:涉業務重疊待討論
「尊重專業、捍衛權益。」數百名驗光師身穿黑色衣褲及驗光白袍,6日下午聚集在立法院群賢樓大門前陳情抗議。
驗光師公會表示,多年來,衛福部將驗光師的英文,翻譯成非醫事人員的配鏡師,而非國際通用的驗光師,嚴重影響台灣驗光師國際交流,因此希望爭取正名,同時爭取開放6歲以下兒童驗光權、6歲到15歲兒少之獨立驗光權。
驗光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群宸說道,「他們每天在醫師的需求之下,去進行6歲以下的驗光,他們可能觸及到了一些法規的違法,你們不擔心嗎?你們不用去重視這些所有的人的權益嗎?」
驗光師公會表示,衛福部去(2024)年12月底曾召開會議,當時除了醫師之外,其他醫事人員代表都同意驗光師英譯修正,但衛福部仍建議使用配鏡師。
對此眼科醫學會指出,驗光師公會要求改名為「optometrist」,在國際上是指「視光師」,在美國、紐澳等國家,是具有診斷治療眼科疾病的醫療人員,類似醫師角色,和台灣現況不符;台灣驗光師養成是指專科以上學校驗光或視光系、科畢業,實習及格,並經驗光師國家高等考試通過者,若更改名稱可能造成民眾誤解。
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王一中指出,「有點違法的行為了,有診斷治療,侵犯醫師的權利了,驗光師可以放棄這些工作、這些診斷治療的工作嗎?我們可以考慮這個名詞,驗光師拒絕啦。」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回應,「名稱,甚至在組織的參與,或者是相關業務的分工,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的話,那當然我們得要洽相關的其他利害關係人,我們一起討論。」
衛福部回應強調,有關驗光團體所稱黑箱作業,不當限制驗光師工作權等情事並非事實,另外考量國人,尤其是兒少族群眼睛照護品質,各職類醫事人員仍應依法定業務,落實專業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