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14日專電)歐盟發表年度航空環境影響報告,估計2050年航班將成長到1180萬班次,屆時若能達到永續燃料用量目標,將可減碳47%,加上有效管理空中交通並採用更節能科技等綜合措施,則可達2/3的航空淨零目標。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全球最大銀行集團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計劃2025年底或2026年初在德國設立大通銀行。其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計劃搶占德國消費金融市場,不過從頭打造數位銀行所耗時更久,因此從原定的2022年往後推遲。
格陵蘭總理艾格德(Mute Egede)13日表示,他們無意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但對於與華府在防禦與採礦領域加強合作抱持開放態度,歡迎美國對格陵蘭採礦業進行投資。此番言論意在平息川普矢言「盡一切手段奪取格陵蘭」引發的外交風暴。
由倫敦國王學院教授肯特(Rachael Kent)等一票消費者對蘋果發起的集體訴訟13日召開首場公聽會,可能讓蘋果面臨18億美元罰款。肯特等人的委任律師表示,蘋果藉由iOS裝置的市場地位逼迫第三方程式開發商在App Store銷售應用程式,並讓蘋果抽成30%營收,同時也犧牲消費者選擇的權利。
2025年BWF世界巡迴賽本週來到印度,進行超級750系列的印度公開賽,台灣男雙「麟榤配」王齊麟/邱相榤搭檔也再度合體出戰,首輪面對蘇格蘭組合馬修.格里姆利(Matthew Grimley)與克里斯多福.格里姆利(Christopher Grimley)兄弟檔,最後麟榤配僅花不到30分鐘,就以21:11、21:15直落二獲勝,晉級男雙16強。
(中央社台北14日電)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與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通話,稱國際形勢越是嚴峻複雜,中歐越要加強戰略溝通,堅持夥伴關係定位。他並說,中歐已經形成強大的經濟共生關係。
德國基民盟聯邦總理候選人梅爾茨對德國鋼鐵行業綠色氫能轉型能否成功表達疑慮。綠黨籍經濟部長哈貝克抨擊梅爾茨的說法是對全行業工作者的「侮辱」。
歐盟委員會週二(1月14日)表示,持續九個月的調查發現的“明確證據”顯示,歐盟醫療器材供應商未能獲得公平機會參與中國的公開招標,這為歐盟將來針對中國採取反制措施,限制中國政府參與歐盟的公開招標鋪平了道路。
歐委會發布最新報告稱,有明確證據顯示中國在政府招標中,對歐盟醫療設備存在歧視性對待。按照歐盟相關法規,若符合歐盟利益,歐委會或對中方參與歐盟政府競標也予以限制。
(中央社布魯塞爾14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今天指控中國當局在公共採購招標中歧視歐洲醫療器材製造商,並警告除非能透過與北京對話解決,否則將採取「果斷行動」。
(中央社華沙14日綜合外電報導)波蘭公共電視台英語頻道今天引述外交部消息來源報導,俄羅斯「影子艦隊」的1艘船被目擊在波羅的海海底天然氣管線附近徘徊,這條管線將天然氣從挪威輸送至波蘭。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近結束納米比亞、剛果、乍得、尼日利利亞四國的訪問,宣佈將提供10億元人民幣的無償軍援,訓練7,000名非洲軍警人員,並邀請1,000名非洲政黨訪華。這一系列措施被視為中國加大與非洲合作力度、強化中非關係穩定性的重要訊號,同時凸顯中國在與西方國家爭奪非洲影響力中的戰略佈局。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4日專電)為加強打擊勒索軟體網路犯罪、防止贖金成為壯大其他犯罪活動的資本,英國政府擬導入強制通報機制,並將「禁付贖金」規定由中央政府部會擴大至其他公共服務和關鍵基礎設施,違規者不排除將遭刑事處分。
(中央社雪梨14日綜合外電報導)澳洲航空公司(Qantas)表示,由於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火箭重返地球時會有碎片墜落大氣層,澳航被迫在最後一刻延誤飛往南非的多個航班。
在澳洲公開賽的男單首輪比賽中,世界第5、俄羅斯網球一哥梅德韋傑夫(Daniil Medvedev)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情緒起伏,最終以6比2、4比6、3比6、6比1、6比2的比分戰勝了來自泰國世界第418的外卡球員薩梅雷吉(Kasidit Samrej),艱難的晉級第二輪。這場比賽中,他的情緒引發了不小的震撼,甚至連放在球網上的攝影機都受到漁池之殃。在第三盤比賽中,梅德維德夫因發球失誤而陷入沮喪,他用力將球拍猛擊網子五次,這一突如其來的暴怒不僅讓他受到了一次的警告,也延緩了比賽的進程,工作人員不得不清理場地上的殘骸。這一情況無疑引起了觀眾的驚訝和擔憂,隨著比賽的進行,梅德韋傑夫的狀態也在不斷變化。UPSET ALERT: Daniil Medvedev goes down 2 sets to 1 to the 418th ranked WC Kasidit Samrej and takes out the net camera in the process. pic.twitter.com/RwvA9yYQp0— asud (@asud683385) January 14, 2025 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