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星汪建民因罹患肺腺癌四期,7日晚間不敵病魔與世長辭,享年56歲,消息曝光後也掀起外界不捨。而汪建民當時在發現罹上癌症時,癌細胞擴散至腦部與骨頭,雖靠著化療改善了病情,但最後仍傳出噩耗。對此,營養師薛曉晶也分享「地中海飲食模式」,有助於預防肺腺癌。
天氣漸涼,每到換季時就容易關節痠痛嗎?專家指出,關節痠痛有時和骨骼健康息息相關,而秋天有4種好蔬果可以幫助強健骨頭、預防痠痛、遠離骨質疏鬆。秋天容易關節痠痛!醫...
失智症已是國內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為提升市民對失智者的認識,台中市政府衛生局今天在捷運市政府站舉辦「彩憶模Young」展覽開幕典禮活動,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失智症的關注和理解,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
依據2020年的資料,全世界新發癌症排名中,肺癌(221萬例)排名為第二,而死亡排名之中,肺癌(180萬例死亡)則為排名第一。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數據,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2020年,肺癌導致約180萬人死亡,占癌症總死亡數的18%。而「惡性腫瘤(癌症)」自民國71年起已經連續41年為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而在十大癌症死因中,又以「肺癌」居首,在衛生福利部公佈的「111年十大癌症死因」中,因肺癌死亡的排名為第一,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晚期發現的比例同樣也是最高的。2022年,全球約有250萬例新發肺癌病例,佔所有新發癌症病例的12.4%。 肺癌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提醒我們要高度重視預防措施。重症醫師黃軒分享四招教你如何防護自己: 第一招:早點戒菸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0%到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發生的。目前已有強烈證據顯示「吸菸」是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佔70-80%。二手菸暴露也會增加肺癌的死亡風險,與吸菸者同住,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20%到30%。 第二招:早點防護依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除菸害外,二手菸、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抽菸、喝酒、運動、蔬果攝取、體重控制等生活型態,與壽命長短息息相關,如每天攝取足夠蔬果,平均壽命可延長3.25年。
健康的生活真的超重要!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指出,不抽菸者比癮君子多活2.31年,不過量飲酒者可多活1.62年,每天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可延長3.25年,是臺灣首度針對保持五種健康行為可延長多久壽命進行的研究,也是國際上首次同時推估多項生活型態因子對醫療花費的總和影響。
口感清脆的水蓮,不管清炒或煮火鍋都美味,不過有時候吃起來有土味或藥水味,該怎麼辦?營養師表示,水蓮運輸過程中要泡水才會保水,吃起來有怪味可能是泡的水質不佳,買回去之後只要泡冰水就能改善怪味。該如何洗水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五種生活型態與壽命的關聯性,結果發現,不抽菸者比癮君子多活2.31年,不過量飲酒者可多活1.62年,每天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可延長3.25年,是臺灣首度針對保持五種健康行為可延長多久壽命進行的研究,也是國際上首次同時推估多項生活型態因子對醫療花費的總和影響。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7日電)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發表生活型態與壽命的關聯性,結果顯示,每週僅攝取1份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明顯比一般人減少8.5年,而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壽命則增加3.25年。
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且將會有逐年攀升的跡象。對此,醫師王介立藉英國生物銀行研究表示,攝取含1種天然化合物,將漸低失智症風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活久一點,快戒菸吧!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7)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分析「不抽菸、不過量飲酒、充足運動、多吃蔬果、保持健康體重」五種生活型態與壽命的關聯性,結果發現,不抽菸者比喜愛吞雲吐霧、哈上一根菸的癮君子多活2.31年,且每天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更可延長3.25年。 這項研究由台北醫學大學公...
一位23的大四學生,長期飲食中缺乏蔬菜和水果,主要都是以漢堡、薯條等速食為主食,而且經常便秘;長期排便困難,這一陣子開始感覺肛門的地方不太舒服,後來確診為外痔。另一位28歲小資上班族久坐辦公室,下班後常狂點炸物當宵夜,結果上個月出現肛門搔癢症狀,她不以為意,直到發現小便後馬桶竟出現滿江紅,就連內褲都沾上血絲,就醫檢查後也是確診痔瘡,醫師建議保守治療,但她不想每天上廁所提心吊膽,決定安排手術改善。 痔瘡是肛門常見疾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江驊哲表示,痔瘡是肛門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肛門處血管及軟組織(又可稱為「痔瘡組織」)隨著排便習慣不佳、懷孕生產、年齡增長而逐漸鬆弛老化,一旦又有飲酒、吃辛辣食物,或者整天久站久坐,都會導致肛門壓力過高,造成痔瘡組織充血、脫垂,嚴重時,甚至會「掉出」體外,令人整天坐立難安。 江驊哲解釋,這是因為當民眾用力排便時,質地較硬的糞便會與充血腫脹的痔瘡組織摩擦,導致痔瘡被磨破,等到糞便通過肛門後,擠壓的壓力逐漸變小,此時鮮血就會從破掉微血管流出,所以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都是排便後才開始滴血,整條糞便末端也會看到鮮紅色血液。 但江驊哲以這位患者為例,因女
歐美國家的失智症發生率以每十年13%的速度在下降,你也可以這樣做,最新研究揭示,從教育、營養到心理健康,這些關鍵方法都能保護大腦,透過後天預防,有效降低失智風險。
衛生福利部於今年6月公布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顯示,癌症已連續42年蟬聯榜首,且發生率連年攀升。對此,日本癌症外科醫師中山祐次郎表示,其實癌症是「生活習慣病」的一種,主要從飲食、運動、抽菸、喝酒
便祕是從小孩到老人都有的困擾,飲食上大家都知道要多吃菜、多喝水,但其實有沒有吃對蔬菜很重要! 要順暢沒這麼難 4個常見問題一次看 愛健康營養師珊珊指出,除了膳食纖維和水分之外,減脂期降低油脂攝取時也容易發生這個狀況。 1、吃錯菜選對高纖蔬菜很重要,例如一盤高麗菜跟地瓜葉膳食纖維可以差3-4克,挑錯自然纖維少很多。 2、油不夠常發生在減重者身上,餐餐都水煮很容易便秘。 3、水太少成人每天需要喝至少2000ml的水,膳食纖維高但水分不足會造成更嚴重便秘! 4、挑錯產品可以適當補充酵素、益生菌,但千萬別選有番瀉葉、臘腸樹果實或蘆薈素等成分的產品。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中醫師圖解「便祕按5處」秒順暢! 大推1通便飲料必喝:情緒、免疫力都顧到了 ·多吃蔬果反便秘?醫建議「喝1飲品」排超順 有效8種解便祕食材曝...沒有香蕉
一名50多歲男子連續3次大腸鏡檢查都找到10顆以上的息肉,第一次切除20多顆息肉,後續有2次檢查都又找到10顆以上,直到改變飲食習慣,多吃蔬菜、肉的來源全改成魚類,息肉數量才大幅減少。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99期 失智症被稱為「世紀之癌」,由於至今醫藥界仍無法找出有效的治療藥物,因此,找出預防失智症的方法,便成為科學家最迫切的課題。近幾年專家一直在呼籲大家要增加社交和互動,可以預防孤獨感和增加大腦反應以預防腦部退化,不過最新的研究出爐,有交際恐懼的人不必擔心,常常寫信、寫日記預防失智的效果更好。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失智症患者人口激增,根據統計,每3秒鐘就增加一位失智症病患,全球每年約新增1000萬名失智症,推估到了2050年,全球將有超過1.52億人罹患失智症。失智症不只影響個人健康,全家人生活都受到影響,該如何預防失智?近幾年的研究都鼓勵民眾維持良好社交生活和人際關係,不過現代人忙碌,有些人則是有社交困難,很難照專家建議去維持人際互動,該怎麼辦? 根據澳洲墨爾本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的研究指出,寫日記、通別人通信或是經常操作電腦,都有預防失智風險的效果。 這項研究針對1萬名70歲以上的澳洲年長者,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其中98%為白人。結果顯示,長者如果經常從事與讀寫文字有關的活動,如寫日記、寫信、操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