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發新冠疫苗領域,牛津大學扮演的是領頭羊的角色。現在,該大學研究人員又前進一步,他們讓曾感染過新冠病毒的志願者再度接觸病毒,以此評估新冠病毒免疫力。
「今年3月底,北京和上海分別開放對在地外國人接種新冠疫苗。聽在上海的日本朋友說,在那裡外國人竟然多到很難預約到。而我在北京接種疫苗的過程卻很輕松簡單。如果有機會接種新冠疫苗,對我來說就沒有不打的選擇。」本文作者是一名在中國工作的日本人。她講述了自己在北京接種疫苗的過程。
正積極推動電動車丶期待在中國市場取得一定市佔率的德國大眾汽車,2013年啟用其在中國新疆烏魯木齊的工廠。然而,面臨新疆強迫勞動議題爭議不斷,該公司也不得不面對回應外界質疑。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首都柏林舉行哀悼新冠死者儀式。他邀請死者親屬一同為死去的近8萬生靈祈禱。與此同時,人們在社媒上對政府、尤其是聯邦州以及各地政府的松散抗疫表達了強烈不滿。
日本政府決定兩年後開始將福島核電廠處理後的核污水排放入海洋,引起中韓等鄰國抗議,日本本國漁民也堅決反對,然而,美國卻站隊支持。
有評論認為,原本中國希望拜登上任之後能夠反轉特朗普的「異常」政策,然⽽讓中國頭痛的是,美國⽬前的對華政策都持續前朝的做法。如此氛圍之下,美國和台灣必須共同為最壞的結果做准備,以對抗中國的戰狼主義。
以人口比例來計算,捷克共和國的新冠死亡率居全球之冠。捷克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高肥胖率可能是增加病亡風險的原因。研究人員認為,肥胖與新冠病亡率之間存在重大關聯。
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指責歐盟是造成全球雨林被破壞的最大「肇事者」之一。在WWF的全球森林破壞者排行榜中,中國位居第一,歐盟第二。此外,每年有超過4萬公頃的森林因為德國的商品進口遭到砍伐破壞。
中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長出現了18.3%的創紀錄增幅。《經濟周刊》指出,如果從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中得出結論,認為中國的增長將保持下去,那就錯了,因為北京正面臨重重挑戰。《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到德中法三國領導人的氣候峰會,指出中國正努力尋找同盟對抗美國。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超過1.4億人染疫,死亡逾300萬人。目前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為印度、美國、巴西、土耳其和法國。若以人口比例計算,歐洲一些國家的死亡率比美國更高。
據路透社報道,在孟加拉國的一家中孟合資發電廠,警方向要求加薪的抗議工人開搶,造成至少四人死亡,多人受傷。該廠已多次陷入造成人員傷亡的沖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