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晚點名/乳癌預防:你應該知道的關鍵知識
乳癌已成為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有超過萬名女性罹患乳癌,平均每36分鐘就有一名婦女確診,每天更有8位女性因此喪命。令人擔憂的是,乳癌已超越大腸癌,成為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10萬人中約有78.9人罹患 ,東森〈健康晚點名〉邀請到乳房外科名醫林惠鈺,一起了解預防乳癌預防,你應該知道的關鍵知識。
乳癌的常見危險因子
家族病史與遺傳因素
林惠鈺醫師在節目中分享,若家中有乳癌或卵巢癌患者,罹患乳癌的風險會大幅增加。她提到:「有一位16歲少女,家族並無病史,卻因長期熬夜、壓力大而罹患乳癌。」這個案例提醒我們,除了遺傳因素,生活習慣也是重要的風險因子。
賀爾蒙補充與過早月經
長期口服賀爾蒙超過5年,乳癌風險會升高至1.1倍;10年以上甚至高達1.5倍。許多更年期女性常補充保健食品或賀爾蒙來延緩老化,但這種補充需特別謹慎。此外,初經過早的女性也需注意。「現在有些孩子國小二年級就開始月經了,這代表她們過早暴露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罹患乳癌風險增加。」
不良生活型態
許多年輕女性因壓力大、長期熬夜,甚至過度補充保健食品,反而造成乳房健康隱憂。例如有患者長期吃膠原蛋白、蜂王乳,認為能讓皮膚變好,卻不知這些成分可能含有賀爾蒙活性,長期使用會增加乳癌風險。
乳癌的早期徵兆與自我檢查
乳癌的早期發現仰賴定期的自我檢查。林惠鈺醫師建議自我檢查步驟:
洗澡時檢查:手上抹肥皂,滑動乳房,以畫小圈圈的方式檢查是否有硬塊。
彈鋼琴法:用指尖輕彈疑似硬塊的區域,觀察是否有滑動感。若硬塊固定不動,應提高警覺。
檢查分泌物:擠壓乳頭,若出現紅色或深咖啡色分泌物,建議儘早就醫。
她分享了一個案例:一位90多歲阿嬤,因為長期臥床,由外傭協助洗澡時才發現乳房有異常硬塊。當時外傭以為只是骨頭,但後來發現腫塊不斷變大,檢查後確診為乳癌。
乳癌篩檢的重要性
乳癌篩檢主要包括乳房攝影與超音波兩種方式,兩者各有優缺點:
乳房攝影:可精確發現細小鈣化點,是診斷「原位癌」的關鍵,尤其適合45歲以上女性。
乳房超音波:適合乳腺密度高的年輕女性,但對細小鈣化點的敏感度較低。
林惠鈺醫師強調,乳房攝影雖需承受短暫的不適,但其診斷準確率更高,許多早期患者就是透過篩檢揪出病灶。「我們醫院曾辦篩檢活動,讓所有45歲以上的員工接受乳房攝影,竟發現兩名原位癌患者。這些患者自我觸診都未發現異常,若非篩檢,病情恐將惡化。」
乳癌的治療與迷思
手術不會加速癌細胞擴散
許多人誤以為穿刺切片或手術會導致癌細胞擴散,這是錯誤的觀念。穿刺切片可協助醫師確認腫瘤的性質,進一步安排合適治療,避免二次手術。「有一位患者的先生堅決不讓妻子做穿刺,擔心癌細胞擴散。但事實上,若不先確認腫瘤性質,可能導致手術方式錯誤,增加後續風險。」
預防乳癌:健康生活習慣的建立
面對乳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關鍵:
均衡飲食:適量攝取黃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及山藥等天然食物,避免過度補充保健食品。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有助於維持正常體重。
避免熬夜:長期熬夜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增加癌變風險。
此外,醫師也提醒,避免使用含有塑化劑的香水、化妝品及止汗劑。塑化劑雖能維持香味,但也可能干擾體內賀爾蒙平衡,增加乳癌風險。
雖然乳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只要提高警覺,定期篩檢,透過定期檢查、自我檢測,並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及早發現乳癌並非難事。許多成功案例顯示,早期診斷的患者存活率可達99%,只要落實預防措施,就能有效遠離乳癌的威脅。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醫起看/小心鉛筆屎!衛福部示警6症狀 恐已罹患大腸癌
醫起看/西班牙人愛抽菸、習慣晚吃…卻比台人長壽!醫曝「1飲食關鍵」
醫起看/尪摔到骨折!妻幫洗澡發現1症狀 竟是睪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