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塵封11年 國父銅像重現二空

11年前在台南市湯德章紀念公園被拉倒的國父銅像,如今重見天日,矗立在仁德區二空新村文化園區。(曹婷婷攝)
11年前在台南市湯德章紀念公園被拉倒的國父銅像,如今重見天日,矗立在仁德區二空新村文化園區。(曹婷婷攝)

台南市湯德章紀念公園的國父銅像2014年遭「公投護台灣聯盟」召集人蔡丁貴號召群眾拉倒,經市府修復移置柳科典藏中心保存後,經塵封11年,近日悄然矗立仁德二空新村文化園區。不少民眾欣見國父銅像重見天日,還專程前來拍照。

今年為國父孫山中逝世100周年,台南將塵封許久的國父銅像,移置眷村所在地的二空新村文化園區,市府文化局表示,不僅補充園區原有展覽內容,更進一步作為台灣多元歷史發展的見證,讓民眾在認識二空眷村文化的同時,也能理解歷史的不同面向,深化園區的文化價值與教育意義。

二空新村文化園區位於仁德區仁和里,里長梁珍全低調迎接國父銅像重見光明,他說,各界對銅像有不同解讀與想法,但銅像從原本設立他處,經歷曲折來到這裡,大家應平常心看待,希望至少能讓年輕人知道並認識國父。

他不諱言,銅像落腳於此後,有年輕人問他「這是誰?為什麼這裡要放銅像?」很多小孩、年輕人不認識國父,誠如銅像底座以全里民為名義所寫「今將銅像豎立於二空文化園區,供後人景仰追懷。」

面對藍營批評,國父銅像移置二空園區,形同「把國父做小了,很委屈」,要求把國父銅像移回到原址;文化局表示,該銅像落腳二空新村文化園區,可豐富眷村文化展示內涵。

文化局還說,該銅像於1965年為紀念孫中山百年誕辰,由台南各界發起設立於當時民生綠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2014年因民間行動被移除後,遷至柳科典藏中心保存;2024年7月二空新村園區開幕後,如今園區已成為熱門景點,銅像設置於此,可深化園區文化價值與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