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潛艦的戰略轉變

在軍事預算及整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先後動用三千多億的預算在國造潛艦上,值得吾人深思熟慮此一重大國防投資。古今中外的歷史,明確顯示國力的衰退,主要原因多來自於國家經濟及財政拮据所致,所以吾輩不得不謹慎面對此一高額度建軍投資之效益問題。

台灣海峽水淺,除高雄港西南海域外,都不適合現代潛艦的活動。台灣東部太平洋海域遼闊,水深數千英呎,適合潛艦航行,然東部太平洋海域處於板塊擠壓地帶,地震活動頻繁產生雜訊,將嚴重影響低頻長距離聲納的偵蒐性能。潛艦潛航後,雖能隱蔽於深海中,讓敵水面艦無法輕易偵測,但依據水中聲學原理,潛艦深潛隱蔽自己,卻也相對降低自身對水面目標的偵測距離及識別能力。潛艦在東部海域即使偵獲水面目標,以傳統潛艦速度不足之特性,不見得能攔截到目標,並進一步對其發起攻擊,所謂「看得到,不見得打得到」。

另一方面黑潮是赤道暖流,沿台灣東岸,由南向北,流速快,亦嚴重影響傳統潛艦偵巡機動能力,迫使潛艦僅能於有限海域活動且需要時常上浮充電。傳統動力潛艦的全方位監控及識別能力有限,反增加被對方無人機、反潛機及水面艦偵獲的機會。

台海主要威脅來自西面,然而台灣海峽水淺,不適合潛艦的作戰。所以海峽內,尤其是北、中部海域幾乎沒有潛艦可以立足的空間。戰時,將潛艦兵力部署於台灣東部海域,如同將看門的主力配置於後院,以對抗來自前門的強盜。大量投資潛艦,顯然難以支持防衛台海之全般戰略構想,能拒敵、擊敵及阻敵於海峽,遠離灘岸。

潛艦對付的主要目標是大型水面艦,每次接戰需要長時間追蹤及定位,所以戰果無法快速累積,需要長時間累積戰果,才能顯現支撐台海戰略之目標。東部海域防禦面積約50萬平方海里以上,即使以8艘潛艦(全兵力)防禦東部,就傳統動力潛艦的速度及偵搜距離,均尚嫌不足。若解放軍採取拒止戰略,淨空台灣東部離岸約200海里內之水域,改以解放軍之火箭軍戰區彈道飛彈及海軍之潛艦部隊封鎖海面及水下,則我方潛艦兵力將找不到可攔截的水面艦,反而可能遭遇解放軍之潛艦。將主要軍事投資籌獲的潛艦兵力配置於東部海域以潛制潛,爭奪控制權,就整體戰略思考,是否有其意義,值得深入考量。

另一方面,先不評論彼此潛艦性能,以潛艦對付潛艦,這不就進入「對稱」作戰的邏輯?以對方擁有的數量與性能優勢,對我們有限的兵力資源,極其不利。

若30年前詢問是否需要潛艦?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那個年代,還可利用海空優勢及潛艦兵力,先行封鎖海峽南北,使其在我方的管控之下。然而現今敵我兵力消長,且戰爭型態不斷出新,以台海全盤戰略構想而論,面臨全方位軍事威脅或衝突時,潛艦將無法迅速提供戰略綜效,以確保台灣東西海域的開放或有限度的開放。所以同樣的問題,在民國114年初春,詢問是否需要潛艦,答案卻是否定的。(作者為國際應急管理協會台灣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