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帶給台灣製造業致命一擊 中小企業站上海嘯第一排,五年恐關掉25%工廠
台灣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伙伴,卻在美中對抗下站上海嘯第一排,同時面臨缺工、找不到接班人、ESG挑戰、陸廠競爭及地緣政治衝擊。五年後,恐有25%工廠被淘汰。
文/彭杏珠
台灣有21個足以轉動地球的製造業,大小工廠遍及85個鄉鎮市區,成為經濟命脈所在;短短兩年,竟成美中博弈下的受害者,地緣政治恐帶給外銷廠商致命一擊。
2018年,前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高關稅後,全球經貿風險升溫,就在風聲鶴唳之際,突然爆發新冠疫情,意外給了台廠喘息機會。美國因物資缺乏,緊急調降大陸輸出的民生用品關稅,但等到各國邊境解封後,「產業鏈重組」催促聲再次響起。
只要從大陸、台灣出口的業者都受到波及,尤以台廠最劇烈,很多人都收到「N+1」(到中國、台灣以外設廠)的要求。
老闆喊苦:創業幾十年來最嚴峻挑戰
去年初,美國客戶就通知生產千斤頂的業者「10個月內撤離中國大陸」;另一家製造消防箱、水管鑄件的台廠,則被知會一年內完成移轉,不然就砍單;還有做汽修廠手推車工具箱的老闆握有美國大單,也面臨同樣困境。
舉凡在美國徵稅清單內的,從半導體到傳產無一倖免,很多老闆坦承,「這是我創業幾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
隨著重組腳步加速,飛往越南、泰國的班機,經常可見台商身影。對產業投資最敏感的就屬銀行,玉山銀行法金總處協理吳鴻彬指出,2019年開始,跨境顧客到海外設廠的需求變多,以電子業與傳產為主。
「我也被迫到泰國設廠,但客戶知道一刀切,馬上斷貨,同意先轉出七成生產線,我在大陸做部分組件送到泰國完成再銷美國,何時歸零不知道,」千斤頂業者戴永義(化名)形容每天都在走鋼索。
砸下13億資金的他無語問蒼天,「這波南進比1990年代西進的夭折率還高,早年在大陸努力做都能賺錢,現在處境大不同。」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分析,台灣的半導體、電子業相對國際化,衝擊不大;傳產就很辛苦了,不是撤退就是失去訂單;台廠又是大陸供應鏈重要一環,難以切割乾淨,會被卡住而進退維谷。「看哪些企業的股價一直破底,就知道誰受地緣政治的傷害最大。」
經常與企業互動的吳鴻彬彙整出台商四大因應方式。一是結束大陸工廠,轉到新基地;二是暫時保留大陸生產線,爭取海外設廠緩衝期,待營運順暢後再割斷臍帶;三是縮減在中國的產能,透過海外各地分工以保有彈性;四是原地不動,有些是具有無可取代的製造優勢,有些則是試圖切入中國新的內需市場。
不要以為台商移出中國就永保安康,外銷歐美的陸資也得跟著轉。只要兩岸企業同時看上的地區,勢必成殺戮戰場。
紅色供應鏈變身台廠最大威脅。近年台灣工具機表現不盡理想,除受俄烏戰爭影響,出口俄羅斯短少上億美元訂單外,主要是陸廠競爭,以及韓國出口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成員國零關稅影響,讓未切入半導體、AI、電動車領域的企業腹背受敵。
今年1至9月,中國大陸超車德國、瑞士,成為台灣第二大工具機進口國,讓外界頗為震驚。連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都呼籲,標準工具機受到陸、韓擠壓,業者應發展有競爭力的項目。
大陸從MIC升級MBC,台廠競爭力弱化
其他傳產也面臨同樣困境,台灣技術難達日、德水準,中低價位又拚不過中、韓,「關鍵還是在技術,但想轉型升級確實不容易,」李鎮宇坦言。
當台廠從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轉向MBT(Made by Taiwan,台商掌握訂單,製造基地不限台灣)時,大陸也走上同樣道路:從MIC(Made in china)升級MBC(Made by china)。
前國安會副祕書長、文化大學社科院講座教授楊永明分析,陸廠快速移轉至越南、泰國、印尼、墨西哥、印度等地,形成廣義的紅色供應鏈,中國商品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MIC,而是MBC。
東歐國家也趁勢崛起。歐洲客戶將訂單轉到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國家,從波蘭走鐵路到德國,一個貨櫃2000美元,從中國、台灣出口,因中東局勢緊張而漲到一萬美元,地緣政治削弱台廠競爭力。
豈知今年6月,美國突然將中國民生用品的關稅調回25%,讓很多台商措手不及,三至六個月前下的單子,無從議價了。
即便台灣展示架龍頭裕慶金屬競爭力強,在大陸製造加上關稅,仍比客戶在美國採購便宜,買家不僅持續下單且同意調漲價格,但董事長廖昭宜仍忐忑不安,「關稅始終是在大陸生產的緊箍咒,尤其川普頻出狂言,一下要課60%關稅,一下又說中國如進入台灣,要加徵150至200%,挑戰不斷。」
他很慶幸公司於今年上市,財務變穩健,客戶信任感提升,也比較能吸引人才。目前大陸、台灣各有兩家工廠、明年6月印尼廠試產,可根據客戶需求,而調整出貨地點。
廖昭宜憑實力說話,但並非人人都有底氣,很多經營者陷入長考。「全球化的大平穩時期,沒有邊所以不用選。地緣政治時代來臨時,企業不得不選邊站,俄烏戰爭就是實例,選錯就會受到傷害,」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深知經營的兩難。
楊永明以日本制鐵為例,兩年前,日本制鐵看壞中國市場,決定與寶鋼分道揚鑣,去年底宣布以141億美元迎娶美國鋼鐵公司,可望晉級全球第三大,增加市場話語權。「卻遭美國鋼鐵工會抵制,政界也紛紛表態反對,日鐵很可能繼撤出中國後又一次慘敗,」他進一步分析,應變力最強的是輝達,改做特供晶片保住中國市場,但這種經驗很難複製。
製造業面臨五大衝擊,苦撐盼能逆轉勝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建議,企業要回歸看競爭力,既要升級也要做好ESG,更應留意大陸擅長的商品,以降低地緣政治衝擊。
多數中小廠商無力升級,甚至連選邊資格都沒有,「口袋沒三億以上現金,不用想N+1,三億的前提是小規模經營,只租廠房不買土地,泰國、越南地價飆升,都跟大陸差不多了,」廖昭宜說出痛點,資金這一關就會刷掉很多人,但移到海外,又會面臨加薪搶工、缺水、缺電、削價競爭等問題。「去泰國投資的同業開始後悔,還恭喜我沒有去,」他最終選擇到印尼。
不少台商只好關廠回老家。今年60歲的壁紙業老闆眼眶泛紅,「傳產很難吸收25%關稅,辛苦半輩子,再拿積蓄去設廠,失敗怎麼辦?唯有忍痛撤出大陸。」
從缺工、找不到接班人、因應ESG到陸廠競爭、地緣政治衝擊,五箭齊發射向製造業。廖昭宜眉頭深鎖,「我有六、七家協力廠都歇業了,以南投的南崗工業區為例,很多家掛出租售招牌一直無人問津,預估五年後,台灣至少有20~30%的工廠會被淘汰。」
太宇科技總經理胡紹榮進入自行車業40幾年,從未如此艱困無助過。很多老闆都跟他一樣,大清早到公司,忙到半夜才回家,就怕被淘汰。「大家都在找出路,只要讓我活下來,還有一口氣在,就有機會反敗為勝,」他比出加油的手勢,期許製造業能挺過這一波地緣政治的衝擊。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