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一件事 降低退化性關節炎疼痛和換關節風險
退化性關節炎不只會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肥胖者罹患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不過有研究發現,退化性關節炎不只是因為關節過度耗損而引起的,還有其他因素。
退化性關節炎會使得關節僵硬、生活行動受限,且關節腫痛,讓病人更不敢動。不過研究發現,透過運動和飲食控制,可以降低關節疼痛和日後置換關節的機會,且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可能另有原因!
減去少少的體重 就能降低疼痛和換關節的機會
退化性關節炎是不少中、老年人會碰到的問題,不過隨著飲食和靜態生活習慣,肥胖人口增加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一份刊登在《國際肥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的研究,追蹤了4,081個肥胖、有退化性膝關節的病人和4,046個有退化性髖關節的病人8年的時間發現,只要每減去1%的體重,就能降低2%換關節的風險,且對同時有髖關節疼痛的人而言,可以降低3%髖關節疼痛的機率。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祕書長、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杏青指出,改善幅度不大的原因在於,退化性關節炎是多病因,加上這8年間生活習慣、意外或慢性病等等可能因素,讓受試者還是走到了換關節的路,但整體而言,有減重就有幫助。
退化性關節炎因素不只是體重和使用過度 還包括發炎
以往認為退化性關節炎是關節使用過度、軟骨耗損,或是因為體重造成關節負擔增加,然而更新的觀念是「發炎」。林杏青指出,過去許多常見的討論都僅聚焦於力學上,彷彿人體就是機器的承軸關節和墊片,愈用愈摩擦,使用到一定次數就壞了,但事實卻非如此。
「已經有研究發現,肥胖的人身上的脂肪細胞釋放發炎反應物質,造成關節軟骨、骨質損壞速度變快及週邊組織發炎,」林杏青指出,退化性關節炎不只發生在承重的下肢關節如膝蓋、髖關節或踝關節,不載重手指、頸部都會,且過重肥胖的人手指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風險比一般人高,由此可以證明,退化性關節炎不只跟磨損、肥胖有關,和肥胖造成的慢性發炎也有關係。
鍛鍊肌力是最佳的復原方式 可以嘗試這5種運動
由於磨損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錯誤觀念,造成更多人不敢運動、甚至不敢進行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活動,但已有充足的研究證實,適度運動的族群退化性關節炎最少,職業運動員較多,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退化性關節炎竟比職業運動員更高。
運動能改善組織液循環、加強關節週邊的肌肉強度,肌肉夠強壯能分擔關節的壓力,也讓膝關節能夠在比較好的軌道上移動,減少摩擦,「增加大腿肌力能有效改善、預防膝蓋的退化性關節炎,」林杏青舉例,深蹲、分腿蹲、橋式運動或騎單車,都是很好的運動。
即使疼痛,也可以在泳池中行走,或找到不會造成疼痛更嚴重的運動,「甚至服藥、較不疼痛後,可以嘗試強度更高的運動。總之,不要都不動,不動反而關節愈僵硬、愈難從事一般活動。」
不過林杏青也提醒,沒有運動經驗的退化性關節炎病人,亂運動反而會加重病況,最好諮詢教練、物理治療師或醫師。
各種關節炎症狀類似 出現以下4種症狀要趕緊就醫
關節炎除了肥胖、過度磨損,還包括運動傷害或外力撞擊等,林杏青指出,無論是運動導致的關節問題、退化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這些關節炎初期的症狀都類似,例如關節紅腫、關節僵硬、活動度受限等,「類風濕性關節炎常會對稱出現,也就是左邊膝蓋有,右邊膝蓋也會有,但退化性關節炎有時也會。」
因此出現以下4種狀況,就要趕緊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最後導致關節變形、不良於行甚至需要開刀換關節:
• 早晨起床關節僵硬、無法自由活動
• 久站或走久關節會痠麻脹痛
• 關節卡住、活動度受限或出現聲響
• 膝蓋無法打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