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率先求解電動自行車氾濫,最嚴新規能否應對失控的「電雞」?
在廣州生活八年、開了汽車四年後,潘永終於忍不住在今年6月入手一台電動自行車。他今年32歲,是一名軟體工程師。現在他上下班都騎電動自行車,偶爾上館子吃飯,他和太太就會把兩歲多的女兒夾在中間,開過去。
「很方便。除了下雨之外,真的只有優點、沒缺點。」潘永大讚電動自行車的優點:速度快,不用堵在路上,然後又省錢——他認真的算過,一台電動自行車不到3000元,扣掉平時開汽車花的油費跟停車費,「半年就可以回本了」。
廣州市民把電動自行車叫做「電雞」,有人說開起來會發出像雞鳴的聲音,也有指「雞」有弱小靈活的感覺。利用它去通勤、買菜、娛樂的,潘永只是560萬人其中一個。
根據廣州市政府數據,截至2024年,該市電動自行車登記量已突破560萬輛,並以每月約10萬輛的速度繼續飆升。2023年,廣州常住人口有1882.7萬人,意味着平均不到四個人就有擁有一台「電雞」。
電動自行車不用考駕照,只要掛牌就可以上路。過去幾年,它成為廣州交通亂象的主因之一:非法改裝、超速逆行、衝紅燈,違泊甚至開上行人道——人們戲稱廣州如今已被「電雞圍城」。潘永也不好意思地說,自己偶爾會衝紅燈,「看到沒有車就直接飆過去」。
混亂的市況,成為政府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12月30日,廣州在全中國率先對電動自行車實施嚴格約束,包括提高對違規者罰款、限速15公里等被稱為「史上最嚴」的規定。但幾乎所有受訪市民都對BBC中文表示不看好後續成效:「你出什麼新規也沒用,問題是在發生的時候沒有好好管理,等到氾濫的時候才去管,基本上就是失控的狀態。」
禁摩十餘年之後的「電雞圍城」
25歲的瓜子(化名)在廣州出生,目前在廣州工作,也會到外地出差。每次回家,她都對電動自行車的亂停、亂放、亂開非常不滿,「他們非常影響我的日常生活。」
由於城市道路四周很少有專門的電動自行車停泊位置,人們很容易隨停隨放,擠壓行人道空間。瓜子的日常通勤主要乘坐公車,但她說電動自行車幾乎都把公車站周圍的路全部堵光,候車的人完全沒辦法進入站內候車。而她家裡還有殘障人士,不光是坐輪椅上街時大受影響,有時候當她伴着拄拐的家人出行,在人行道上還會被電動車一直響喇叭,指責不讓路。
瓜子生氣地說,亂象不分區域。「現在的廣州就沒有哪個區做的比較好,就算是珠江新城CBD也擋不住電雞大軍,」她感嘆,「以前小學中學放假出去玩,家長很放心的,現在我表弟妹可不敢這麼放任了。」
事實上,在「電雞」氾濫之前,廣州也曾經「亂」過。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着城市發展,人們經濟能力提升,廣州當時留存許多城中村。摩托車快捷便宜,成為人們在各城中村窄小街巷裡的代步工具。但摩托車陸續滋生不少搶劫犯罪,噪音和廢氣污染問題也被屢屢遭到詬病。於是九十年代起,中國各大城市開始禁摩,廣州繼北京之後,在2007年成為中國第二個禁摩的一線城市。
今年30出頭的毛先生(化名)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他記得當年一刀切禁摩,讓很多民眾出行受到影響,但是變革帶來陣痛很快就過去。因為往後數年,廣州大力發展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他形容「做得非常完善」,「大家就忘記了摩托車這件事。」
事實上,在禁摩的前一年,2006年廣州也出台了禁止電動自行車的規定,不過當時仍少有外賣、快遞等配送行業人員使用。至於電動自行車數量的突然噴發,毛先生感覺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時開始。
當年中國各城市實施嚴格管理,限制市民聚集出行。「大家避免聚集,少坐地鐵,但當要去一些遠的地方,單車不夠快,的士又不會常坐,」人們發現電動自行車是個便利工具,「開得快、幾千元就買到,停車又不用找地方。」
均價3000元的電動自行車慢慢開始在城市裡普及:老人騎到菜市場買菜、藍領白領也會騎它通勤、接送小孩。根據2023年廣州市交通運行數據,電動自行車日均出行量為685萬人次,比起2019年增長72%;是民眾繼步行、私家車以外第三大交通方式。
超速逆行、闖紅燈的日常
外賣網購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再加上市民生活模式的改變,一體兩面地帶動電動自行車熱潮,但長期以來的監管缺位,一堆亂象伴隨而來。
首先是改裝超速。電動自行車與摩托車的動力系統不同。根據中國國家標準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不得超過25公里每小時,重量也不高於40公斤,被劃入非機動車之列。但電動自行車要改裝解速極為容易。
今年6月份,25歲的勞立平來到廣州工作,很快就買了一台二手電動自行車。他說,商家在出售車輛後,不只會幫忙辦好牌照,如果客人要求,也會免費或收取小量加工費幫忙解速。他形容,就像「扭顆螺絲釘一樣快」。而且在網上,也有不少教程視頻。
廣東省電動車商會會長藍世有表示,有過一半以上的電動自行車車主都會改裝車輛。解速以後,電動自行車的速度很容易就提高到每小時45至60公里,不過儀盤表仍舊顯示合規的25公里。
第二是交通法律意識低下。速度提高了,可是人們的駕駛意識並沒有跟上——駕駛者不用考駕照,就可以開上路。
毛先生說,廣州非機動車道不多,有時候會被違泊的私家車佔據,部份電動自行車駕駛者會開到機動車道,也有人選擇開上行人道,「他可能覺得對自己來說安全一點,也可能(想着)別人會避開他。」他覺得這是一個認知的問題,「但如果開一部摩托車,你發現前面有的士(擋路),你第一直覺是不會開上人行道的。」
「這就是他對於道路的使用沒有概念,」張勝雄是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退休教授,在他看來,駕駛者的道路安全意識跟考駕照有一定關係。他指出,一般考駕照比較嚴格和慎重的地方,人們因為擁有基本道路認知,交通安全通常會比較好。
但在廣州的情況卻正正相反,「電雞」的交通違規大大增加了事故數字。據《南方都市報》統計,涉及電動自行車交通意外的受傷個案,普遍佔了各大醫院創傷骨科患者的六至八成;珠江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池達智也表示,今年首半年在該院外科急診交通事故中,近八成涉及電動自行車,有325例。
事實上,為了減少情況,廣州政府在2021年11月開始對電動自行車實施上牌制度,希望能達至精準執法。但要實踐到現實中,有一定難度。首先數量之多,交警難以完全執法,加上不少人會刻意用膠袋、口罩、抹布或貼紙等遮擋車牌,以避開路上的交通警和電子監控的識別。
而在駕駛者看來,交警的處罰並沒有達到阻嚇效用。勞立平日常工作需要給客戶派發文件,他坦白說開電動自行車時,為了節省時間都會走隧道、上過江橋。但根據規定,電動自行車24小時禁止通行這類道路。
目前交通違規罰款由20到50元不等,勞立平則輕鬆地說,「其實不高,20元只是一杯啡的價格。」
新規加大罰款、限速15公里
12月30日新規上路。廣州《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共8章55條,主要針對改裝、超速闖紅燈等交通違法,以及違規充電等行為加大罰款。
在新規之下,經營者非法改裝,最高可被罰款5萬;被抓到三次以上,則罰10萬元;駕駛非法改裝的電動自行車上路被抓到需要恢復原狀,並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另外逆行、醉駕、用電話和超車超速等,只要違反兩項,公安交通就會責令警告,或者罰款最多2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列明所有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比車子設計時速的25公里還要慢。這對「時間就是金錢」的外賣快遞員,造成極大打擊。
在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有外賣員拍攝自己以時速15公里行駛的實況。他形容就像騎自行車一樣,看着導航,很難趕得及過紅綠燈。他還計算過,用這個速度光是跑完三公里就需要12分鐘,如果正式工作,還要算上取餐等餐的時間。現在許多外賣配送時間被限在30分鐘之內完成,除非配送平台放寬配送時間,否則絕對不可能準時送達。
張勝雄認為,廣州限速15公里的新規「可能不太合理」。在台灣,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為25公里。「像我在騎自行車都可以騎到12(公里),」他說,這樣的舉措可能會讓民眾想去改裝車子,但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須把該限制的理據講清。
事實上,「限速15公里」並不是新規。根據《中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當中列明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
不過,有份參與制定法規的專家曾向媒體表示,當年法規主要針對自行車和較流行的助力電動自行車,「和現在流行的電動自行車存在一定差別」。而《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施行以來,經歷三次修訂,但關於限制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的一條則從未更新過。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則認同,應該對電動自行車行駛速度採取限制,但認為應該區分生活用車和營運型用車,而對於後者,「應該綜合考慮行業的特點和配送需求。」
就此問題,廣東省公安廳曾回應,2025年上半年將會對外賣、速遞等行業的電動自行車進行專用車牌管理,牌號由企業申請,僅限該企業員工使用。同時,交警部門亦會督促配送平台放寬配送時間。
台灣機車管理的啟示
今日是新規實施的第一天。勞立平說朋友群裡都發來視頻,看到大量交通警在海珠橋等重點地帶、十字路口守着,捕抓改裝誇張的和無牌電動自行車。但新規的實質成效仍有待時間驗收。
只不過無論是瓜子,還是勞立平都對新規嗤之以鼻。
「在初始階段都沒有配套的措施來規範電雞上路,已經形成習慣了,哪有那麼容易改掉的,就算要改,也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不認為他們有這麼多錢搞。」瓜子說。
當年在禁摩以後,廣州城的市況一度得以改善。如果現在仿效當年「禁電」又是否可行?勞立平覺得「一刀切不行」。他說,目前廣州電動自行車連帶很多如電池、運輸等產業,「你去打擊這些東西,會對這個行業的上下游都會產生一定的衝擊」。
至於亂象的癥結,他覺得是人素質的問題,不是制度的問題。
如果把目光放到對岸,被稱為「機車大國」的台灣,可否成為一個成功管理的範例?2023年,台灣機車數量達到1449萬多輛,幾乎每10個人裡就有6人擁有機車。可是,張勝雄不認同台灣做得有多好。
他指出,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很多留美回來的政府官員都只認為機車是一個過渡的應付工具,對於機車一直以最低限度管理,「等到人民有錢了以後,機車就會被淘汰掉了」。一直到1970年代,台灣才開始對機車落實駕照管理。
張勝雄指出,縱觀GDP三萬美金以上的國家,「台灣算是機車最多的」。據他觀察,主因是都市計畫裡缺乏人行空間的設置,人們很多時候要跟在走在馬路上,跟其他的車輛競逐,慢慢讓一部份人也選擇騎機車,投入到馬路上。
但在台灣,交通部門者以汽車作本位思維,非機動車不論是車道還是停車位都跟汽車有明顯的差異。營建署道路組副組長蔡亦強曾接受傳媒採訪,他形容台灣整個道路環境處於「例外狀態」,由於道路規劃不清,汽車、機車、自行車互相擠壓空間——騎快車道的機車被迫走到慢車道,走慢車道的自行車要走上行人道。
在廣州,這也是電動自行車駕駛者面對的情況。禁摩以後,廣州大力發展公交,但並未充分考慮非機動車的需求,非機動車道只佔城市道路不到30%,遠低於北京、上海水平。加上車道很常被汽車霸佔,電動自行車不得不開出去,跟汽車爭路,從而衍生各種亂象。
張勝雄覺得,很多不好的行為都是因為不公平、不正義所引起來的,管理者應該「誠實的去面對」。「只有1%人違規就應該執法,10%人違規你可能就要想一下(出什麼問題);70-80%人都違規,這一定是你的問題,絕對不是使用者的問題。」
張勝雄說,管理者在執法前,應該要從「情、理、法」去𨤳清問題——先去了解駕駛者違規的原因、他對於法律知不知情;如果他是知情,卻因為一些方便或省時違規,就要思考自己的工程設施是否有問題。
他舉例,一個人違規開車上橋,可能是因為不想繞一大圈,「這些人他可能更弱勢,可能在爭取一些時間,那你為什麼不讓他過?你要講出來,說服他。」只有雙方理解,而工程設施確實合理可行,張勝雄覺得這時候再去執法,政府才會有正當性,才會受到民眾的支持。
「民眾自然會選擇對他最好的進出方式,他現在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所以你(管理者)必須尊重民眾。」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