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非恐嚇情勒人民,執政者請拿出擔當!

朝野因《選罷法》、《財政收支劃分法》與《憲法訴訟法》三讀通過,再度上演全武行 (Photo by I-HWA CHENG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朝野因《選罷法》、《財政收支劃分法》與《憲法訴訟法》三讀通過,再度上演全武行 (Photo by I-HWA CHENG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金彥斌 / 文字工作者

暴力是唯一共同的語言。-《神鬼戰士2》

臺灣政局,結束了蔡英文總統時期立院過半的完全執政,迎來朝小野大的新局,卻自二月以來,暴力衝突不斷,日前在野黨聯手通過國會改革法案後,執政黨以釋憲手段抗衡,賴清德總統則以「若政黨不接受釋憲結果,青鳥會飛出來」,一席話強硬表明立場,並企圖以人民為鬥爭的武器,威嚇在野黨。

近日,朝野因《選罷法》、《財政收支劃分法》與《憲法訴訟法》三讀通過,再度上演全武行,但誇張、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執政的民進黨立委竟認為,在野推動的立法,迫使他們進行一場「革命」,因為「藍白唱和中國(大陸)」、「國家要毀滅了!」。在諸多論述中,看不見反對原因,只是一味抹紅、抹黑,對在野黨貼標籤,對人民強力推銷莫須有的「亡國感」。更荒謬的是,似乎以為自己如同南韓在野黨的李在明,立場完全錯置,為阻止藍白「惡法」通過,合理化以暴力進入立院的行為,甚至不負責任地鼓舞場外支持者衝進議會。神聖的國會殿堂,不是比論述能力,而是比拳頭,印證了:不論俄烏戰爭、以哈與中東衝突,甚或是南韓總統尹錫悅藉「剷除從北勢力,維護自由憲政秩序」、「指控在野黨毀憲亂政」與「大幅削減多項行政預算」等理由,為自己實施戒嚴令作辯護,這些暴力(暴政),無論起因、理由與方式為何,都是以危機為由實施反民主措施,令人厭惡。

對於支持在野黨的人民或中間選民而言,這無疑是場荒謬的鬧劇,卻得到賴總統公開的讚揚。賴總統說抗爭者是「手中的燈,是臺灣民主的火炬」,反批在野黨無視民意,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對群眾表示「感佩」。但事實是,在野黨透過民主選舉制度取得多數,就是代議政治的遊戲規則,即是多數民意的展現。總統的鼓勵不僅踐踏民主制度,更是霸凌支持在野黨的人民。尤其,抗議民眾荒謬地手持「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的標語。奇怪了,明明是民進黨執政,不是嗎?加上民進黨立委黃捷在國會殿堂拍桌大喊「國民黨還沒死透之前,我們不會死!」,場內、外激烈、仇恨的用語,都在分裂人民團結的力量,使總統一再喊「用民主團結彼此」,淪為笑話。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後,認為如此會造成「中央政府國庫變得空虛,恐怕沒有能力到各個地方去,地震來臨地方政府必須勇敢面對」,但事實是,民進黨在野時,是支持這項提案的,如今再現「時空環境不同」之術,完美詮釋2024前三名的代表字「貪」權、「鬥」爭政敵、「騙」人民認知。

試問總統與行政院長,永遠把多數的在野黨推行的立法都說成「惡法」,同時執政黨總是不明事理、膝反射地以中共同路人攻擊政敵,威嚇、情緒勒索人民,如此執政風格,難道就是總統所指的以「更大的民主來解決」?與執政黨不同意見之人民必須自立自強才是實踐「臺灣尚勇」的精神?那真是「讓世界看見臺灣」!

民主制度要有序運作,國家才能穩定,人民才能信任政府。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波麗露》,其譜曲結構或許可以作為對照與說明。樂曲前奏以小鼓明快、有序的節奏帶入,並貫穿全曲,即象徵中華民國民主體制,緊接著長笛、單簧管的前後出現,奏出主調,其他管弦樂器陸續登場,最後齊加入演奏。這些樂器的不同特色如同各政黨的不同主張,但皆不脫離民主體制的規範。全曲旋律、節奏、和聲不斷重複且不變動,並長達十七分鐘是其特色,最後演奏力度由弱轉強,旋律即使經過轉調,卻能迅速回到原先樂曲的秩序,如象徵國家既使內部有紛爭,終歸要找回共同目標,才能使國家團結強盛。

而人民在資訊紛飛的時代,應謹慎面對所有資訊,不任意跟隨政客與意見領袖所操作片面、激情的論述,正如牛津字典2024年度代表字「brain rot」(大腦腐蝕),仿佛在提醒,作為一個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公民,擁有獨立思考是最基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