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觀論》戒嚴風波下的民主價值考驗/魯云湘
魯云湘(國際事務研究者)
中華民國(台灣)素以「民主燈塔」自詡,擁有穩定的民主體制、高度的公民自由以及成熟的政治文化,使其成為亞洲地區民主轉型的成功範例。然而近年來,民主體制所賦予的國際道德高度,也成為台灣在地緣政治現實下的一把雙面刃。
當執政黨被指支持韓國戒嚴的國際事件,並在內部反對在野黨提出的戒嚴法修訂提案時,除引起輿論的廣泛討論,國際社會亦對台灣「民主堅守者」的形象產生質疑。這也映射出,台灣在政府運作與政治文化上的內在矛盾,並影響其長期維持民主聲譽的能力。
一、政府運作:透明度與權力制衡的困境
政府運作的透明度是民主體制的重要基石,而近日韓國戒嚴事件中,執政黨對戒嚴法修訂的立場,引發各界討論與關注。在野黨提出修訂戒嚴法第1條第2款,將「總統宣告戒嚴後需於一個月內提交立法院追認」的時限縮短至24小時,旨在強化立法院對行政權的即時監督,以防止權力集中可能造成的民主侵蝕。然而,執政黨反對的理由在於保留行政權於危機時的靈活性,但這也引發外界對權力濫用的合理憂慮。
縮短追認時限固然能強化監督,卻也可能導致決策過於倉促,缺乏深思熟慮,甚至增加誤判風險。此外,過短的時限可能削弱立法院的實質監督能力,反而使行政權在快速決策中獲得更大相對優勢。戒嚴法修訂爭議,成為檢視台灣政府透明度與民主制衡機制的重要契機。面對國內輿論的質疑與國際壓力的疊加,政府若未能積極回應改革呼聲,可能使社會矛盾加劇,影響政治穩定,進一步衝擊台灣民主制度的成熟度。
二、國際觀感:民主價值的形象危機
韓國戒嚴事件與戒嚴法修訂爭議,不僅是台灣內部政治文化的考驗,更對其國際形象產生潛在影響。執政黨反對縮短戒嚴追認時限的立場,固然基於行政效率的考量,卻也可能被國際社會解讀為對民主制衡努力的遲疑。這使台灣面臨「民主價值實踐不一致性」的批評,進而影響到其作為亞洲「民主燈塔」的可信度。
在國際民主評比中,《經濟學人情報社》民主指數評估各國民主體制成熟度,涵蓋五大面向,包括選舉程序與多元化、政府運作、政治參與、政治文化及公民自由。其中,『政府運作』著重於行政體系的透明度、有效性以及權力制衡,而『政治文化』則評估公眾對民主制度的支持程度、政治信任與治理穩定性。此次戒嚴法修訂爭議,無論是政府拒絕縮短追認時限的立場,或輿論質疑的權力制衡困境,都可能直接影響這兩大面向的評分,進而動搖台灣在國際民主指標中的表現。
民主價值是台灣內部穩定與國際支持的重要基礎。韓國戒嚴事件提醒台灣,唯有在政治運作中堅持民主原則,積極回應公民社會與在野黨的監督呼聲,才能展現民主制度的韌性與透明度。縮短戒嚴追認時限的提案,是一種強化制衡機制的努力,政府應當正面回應,並以具體行動化解外界疑慮。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內外壓力中自我修復,鞏固其作為亞洲民主典範的地位,並為未來的民主發展提供持續的指引。(照片示意圖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