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成抗癌新利器
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之首,發生率、死亡率皆持續上升。隨著精準醫療時代來臨,選擇個人化治療方式最為重要,醫師指出,近年透過精準癌症治療,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能更準確揪出癌細胞,成為癌症治療一大利器,呼籲民眾除了注重平時日常保健,也應及早篩檢、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2月5至8日舉行,新光醫院以「生成式AI驅動醫療創新,AI智鏈健康共築醫療新視界,ESG引領健康未來」為主題,辦理一連串健康達人講座。12月6日活動中,由新光醫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賴泓誌及精神科醫師潘嘉和,分享個人化癌症精準治療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賴泓誌說明,癌症每年發生率、死亡率持續增加,且不論男性或女性,癌症至少都占了25%的死亡原因,比例持續上升。不過,隨著醫學進步,如今癌症治療擁有更多元選擇,除了傳統的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近年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能更精確揪出癌細胞。
正確時機給予正確治療
賴泓誌表示,化療與標靶治療同樣都是對抗腫瘤,但標靶治療更精確,如同飛彈能直接瞄準、準確攻擊癌細胞,或透過干擾癌細胞的訊息傳導、抑制生長環境等方式,影響癌細胞機能,副作用較化療輕;有時也會採取標靶治療結合化療。健保署今年5月將12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納入健保給付,12月起更新增7類癌症的單基因檢測。
不過,由於腫瘤樣態複雜,有些腫瘤有相對應標靶藥物,但有些腫瘤缺乏代表性突變基因,沒有相關標靶藥物可用。若經基因檢測,患者沒有適合的標靶治療藥物,賴泓誌表示,也能嘗試免疫治療,藉由活化自身免疫系統來殲滅癌細胞,不過只能自費,對民眾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癌症邁向個人化精準治療,賴泓誌強調,每位患者的疾病狀態、風險及預後都不同,精準醫療的終極目標,是在正確時機給予正確治療方式。癌症及早發現,全面控制及痊癒的機會更大,鼓勵民眾除了透過正確飲食、規律運動保持日常健康,也應及早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兒童ADHD治療不宜輕忽
另外,全台ADHD盛行率約9%,學齡兒童患有ADHD比率約5~10%,但診斷率和完整治療率卻僅約1%。潘嘉和說明,ADHD是最常見的兒童精神問題,也是與兒童行為問題最直接相關的疾病,以5~9歲發病比例最高。
潘嘉和指出,ADHD患者會出現難專注、注意力不佳、坐不住、衝動等症狀,症狀持續超過6個月,導致社交和學業層面功能有顯著缺損。且約75%會出現發展遲緩、自閉症、行為問題、焦慮、憂鬱等共病,若兒童時期未妥善治療,更有3~5成症狀會延續到青少年及成年,嚴重影響身心發展。
然而,不少家長常以為孩子只是調皮、不專心,導致我國兒童ADHD診斷率僅1.6%、完整治療率僅1%,潘嘉和呼籲,家長應重視ADHD治療,若家中孩子出現類似症狀,應儘速就醫,除了透過藥物輔助,促進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也應藉由行為治療,從心理及社會層面提供孩子協助,如親子多花時間相處、社交技巧訓練、給予肯定,增進孩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