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得到「癌王」跟後天習慣很有關係!醫師:遠離胰臟癌應該這樣做
胰臟癌素有「癌王」之稱,從診斷到死亡平均不到一年,令人聞風喪膽,體育主播傅達仁、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都是因為胰臟癌病逝。為何胰臟癌這麼恐怖?Yahoo奇摩顧健康採訪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教授、前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葉大森,帶你了解國人罹患胰臟癌的常見風險因子,協助大家防患未然。
胰臟癌早期發現不容易 出現4症狀請提高警覺
胰臟主要負責製造胰島素,調節人體的血糖;同時也能分泌蛋白酶、脂肪酶等,促進腸道吸收食物。如果胰臟反覆受到刺激,不斷發炎,便有可能產生癌變。葉大森醫師表示,病變的位置若是在「胰臟頭部」,腫瘤容易壓迫膽管,造成膽汁無法正常分泌,這時因為患者會出現黃疸,比較可能意識到身體出狀況;若是癌變位置在胰臟的中部或尾部,則幾乎沒有辦法察覺,等到腫瘤已經長到4~5公分,才有可能獲得正確診斷。
葉大森醫師感歎,胰臟癌早期就被發現的患者「真的太少了」,不過仍有四大症狀,可以協助民眾提高警覺,盡可能趁早就醫。四大症狀包含「經常背痛,特別是上背痛」、「時常感到消化不良或腹脹或胃口不好」、「常有疲倦感或出現黃疸」、「體重在一個月內不明原因持續下降」,這些都是胰臟生病的警訊,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更要小心。
而胰臟癌之所以可怕,除了很難在早期發現,葉大森醫師說,跟「胰臟周遭布滿血管淋巴及神經,手術難以將癌細胞完全殲滅」也有關。約有8成的患者在接受胰臟癌治療後,有機會再度復發,第四期的平均存活時間都在一年以內。由此可見,平時就有預防胰臟癌找上門的意識,非常關鍵。
胰臟癌和後天習慣有關 3個壞習慣趕快丟掉
有研究指出,胰臟癌患者的K-ras基因90%會呈陽性,也因此胰臟癌的發生被認為可能跟基因有關係。對此,葉大森醫師以臨床經驗分析,遺傳導致胰臟癌的機率並不高,罹患胰臟癌大多還是和「後天習慣」脫離不了關係,也就是胰臟癌會發生,通常與自己的行為有關。
葉大森醫師進一步說明,引發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包括老菸槍(一天抽超過一包)、酗酒、嚼檳榔,這三大因素裡只要有中一個,罹患胰臟癌的機率就是一般人的3~5倍;中兩個,胰臟癌機率會是一般人的10倍;要是三個全中,胰臟癌機率更是高出一般人20倍。
肥胖、糖尿病,也是胰臟癌的致病風險因子。葉大森醫師解釋,高油脂、高糖分的飲食習慣,會增加胰臟負擔,胰臟產生的胰島素可以調節血糖,現代人嗜吃甜食,胰臟就得花更多功夫調整身體的狀態。中研院研究亦示警,空腹血糖每上升10個單位,胰臟癌的發生機率就會增加14%。
正因如此,葉大森醫師呼籲,平常愛抽菸、愛喝酒、愛吃檳榔的朋友,應該盡速戒掉不良習慣,才是遠離胰臟癌最根本之道;有肥胖問題的朋友,也應趕緊減肥;萬一直系血親有胰臟癌病史,則建議每年可以健康檢查一次,包含腹部超音波,以及抽血檢驗腫瘤指標CA19-9以及CEA。
罹癌後仍要保持運動 身心健康有助於復原
倘若不幸得到胰臟癌,葉大森醫師提醒,一樣要盡量維持運動的頻率,散步、戶外健走等低強度運動,皆是不錯的選擇,運動不只能增加抗癌期間的體力,也有助於舒緩心理壓力,已有不少研究證明,身心平衡可以提升免疫力。
胰臟癌固然棘手,但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現在醫學進步,化療、手術之外,近年來國內亦積極發展免疫療法,積極治療、配合醫囑,胰臟癌依舊有機會獲得控制。葉大森醫師另提到,治療胰臟癌期間,親人好友的陪伴非常重要,有研究便顯示,化療期間有親友在旁協助,總體死亡率遠低於獨自面對疾病者。假如你身邊的家人朋友正在與胰臟癌奮鬥,不妨向他們表達你的關心,或許能夠幫助他們暫時舒緩癌症的疼痛及心理壓力。
看更多》胰臟癌症狀有哪些?「癌中之王」胰臟癌存活率為何不高?誰是胰臟癌高風險族群?
撰稿記者:陳欣
核稿編輯:廖梓鈞
癌症時鐘快轉!十大癌症Q&A
肺癌症狀有哪些?「十大癌症死因榜首」為何不抽菸也可能得?
「沉默殺手」肝癌症狀有哪些?預防肝癌你一定要知道的5大QA
大腸癌症狀有什麼?「台灣癌症發生率榜首」常放屁要注意!
肛門癌症狀有哪些?肛門癌、痔瘡怎麼分?
「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乳癌存活率高嗎?乳癌檢查又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