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橙茶3款手沖茶問市 做成商用競爭力勝進口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30日電)茶改場今天發布費時4年完成的「臺灣橙茶」新製程,省工、低碳且風味多元,已有3產區推出高價手沖茶,並因濃度可提高,做成商用茶競爭力更勝進口,已申請註冊商標及專利。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舉辦「研發『臺灣橙茶』為百年茶產業注入新生命」記者會,發布費時4年研發完成的新製程「臺灣橙茶」。
茶改場長蘇宗振指出,「臺灣橙茶」是繼民國97年推出「紅烏龍茶」製程後,時隔16年,費時4年才完成的新製程,製程本身有3大生產優勢,包含省工、低碳及多元風味,且包含青心柑仔、臺茶17號、臺茶18號、臺茶19號、臺茶20號、臺茶23號及山茶等台灣茶品種,不論是大或小葉種,都能製成品質優異的茶品。
他說明,使用手採茶可製作成高級手沖茶,機採茶則可製作商用茶。
現場有三峽區農會以「白美人茶」、龍潭區農會以「 龍潭雪美人茶」、高雄市農業局與新發社區發展協會以「六龜橙茶」,出示已有高價手沖茶品誕生,希望能成為「臺灣橙茶」故鄉或發源地。
製作商用茶方面,蘇宗振說,因爲有破壁、濕裁切等製程融入,可提高濃度2到3倍,除了目前已能和進口商用茶一樣,以每公斤新台幣200到300元銷售,由於濃度可提高,競爭力將更強。
關於「臺灣橙茶」製程,蘇宗振補充,重萎凋製程可創造茶湯的甘甜及圓潤滑順風味,短時間的高溫殺菁可去除菁雜味,短暫揉捻則增添茶湯多層次滋味感,陰乾則控制發酵工序而豐富了水果香氣,所以可產出層層堆疊風味的新特色茶,茶湯呈現橙黃到橙紅,所以命名為「臺灣橙茶」。
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說,目前全台茶產區面積約1.2萬公頃,有同時產出商用茶供應手搖飲、罐裝飲等市場需求的產地,目前為南投名間、桃竹苗,龍潭區農會栽種面積有450公頃,已可產出商用「臺灣橙茶」。
除了開放申請技轉,茶改場表示,已申請註冊商標,相關製程也已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提出發明專利申請。(編輯:管中維)1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