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看體質補過頭恐慢性發炎
台灣人常有補冬的傳統習慣,以致冬季藥膳的生意特別興隆。開業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台灣冬季主要以濕冷為主,不妨在常見食補加入祛濕類藥材,並且進補適度即可,尤其以溫補類的東西,比如麻油、燒酒、十全大補湯、當歸羊肉湯等,都需要特別注意體質宜忌,避免補過頭造成慢性發炎。
而有紅斑性狼瘡、乾燥症、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痛風、更年期潮熱等慢性病族群,更要特別注意審慎進補。
吳醫師指出,不同體質的人適合飲用不同的養生飲品,舉例來說,比如參耆茶適合手腳虛弱冰冷、容易疲倦的族群,對於手腳冰冷、面色光白及氣血兩虛為主的族群,適量的溫補藥材能讓人體力恢復,加入適度的沙參,確保沒有因為進補而化燥的顧慮。
材料:西洋參15克、黃耆10克、生地6克、大棗3顆、沙參6克,做法:以1000毫升溫熱水泡開,把所有材料放入水中煮滾約十五分鐘,溫熱飲用為宜。
吳宛容醫師進一步指出,茅根清潤茶適合身體燥熱、大便乾硬、口乾舌燥、嘴破、睡不好,以及容易慢性發炎的族群,現代人以思考型工作為主,病機上常有類似「鬱」的病機,再加上外在天氣濕冷,出汗不暢,有時反而容易鬱熱、濁氣難以排出,以致引起類似伏邪、伏熱發作等症狀。因此選用蘆根、白茅根等利尿透邪的藥材。
材料:盧根12克、白茅根12克、玉竹9克、百合6克,以1000毫升溫熱水泡開,把所有材料放入水中煮滾約15分鐘,溫熱飲用為宜。
四神湯適合怕冷又怕熱、消化功能不佳、吃東西容易腹脹、排便偏軟與偏硬等常有腸胃道症狀的族群,相關藥材能夠溫補脾胃,有助祛濕、提升腸胃吸收功能,輕微補氣又無上火顧慮,不知體質的人也都可飲用。
材料:茯苓10克、芡實10克、山藥10克、薏仁10克、蓮子20克,做法:以1000毫升溫熱水泡開,把所有材料放入水中煮滾約15分鐘,溫熱飲用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