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為何不開心?(下)

根據2023年調查,約有34%的香港年輕人表示曾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或焦慮症狀。(示意圖:freepik)
根據2023年調查,約有34%的香港年輕人表示曾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或焦慮症狀。(示意圖:freepik)


相比鄰近的亞洲國家,香港年輕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整體偏低,尤其是在青少年的自殺率和抑鬱症(憂鬱症)發病率方面,更顯得特別嚴峻。根據香港心理衛生會2023年的調查,約有34%的香港年輕人表示曾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或焦慮症狀,其中15%屬於中度至重度抑鬱。而香港的青少年自殺率更在亞洲地區中名列前茅,2022年每10萬人中有8.5人因自殺離世。

與此同時,日本和南韓作為鄰近的亞洲國家,也面臨著類似的心理健康挑戰,但其數據相較香港有一定差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心理健康報告》,日本年輕人的抑鬱症比例約為23%,南韓則為27%,低於香港的34%。在自殺率方面,日本的青少年自殺率約為每10萬人中5.5人,南韓為7.4人,均低於香港的數據。這表明,儘管其他國家年輕人也受到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但香港的情況更為嚴峻。

這一差異背後的原因可能與香港的高生活成本、教育壓力及社會環境有關,而鄰國如日本和南韓在應對心理健康問題方面或有更完善的支援系統。例如,日本的學校和社會機構更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南韓則有更多針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資源和輔導服務。相比之下,香港的心理健康支援機制仍有待完善,很多年輕人在出現心理問題時,因為資源有限或對心理疾病的污名化而選擇隱忍,導致問題惡化。

筆者最近也因心理健康問題感到生活受到影響。透過一次網路心理測驗,意外發現自己已經有輕微至中度的抑鬱症。仔細回想,這一問題其實早在六年前離開香港後便開始顯現,但過去一年情況愈發嚴重。壓力的來源多是來自即將畢業的焦慮,以及找工作、住屋和身份問題的多重壓迫。這些壓力讓我常常感到心情低落,甚至有時對未來失去信心。直到最近,一位朋友指出我最近的狀態異常,並建議我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才讓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慶幸的是,我願意面對這個問題,而不是一味逃避它。心理疾病其實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們選擇忽視它,讓它逐漸侵蝕我們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透過這段經歷,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希望藉此提醒各位讀者,如果察覺到自己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問題,請務必重視並及早尋求幫助。

保持心理健康需要主動調整生活方式。首先,要建立穩定的生活作息,規律的起居能幫助穩定情緒。其次,適當的運動能釋放壓力,提升心理狀態。此外,尋找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傾訴,或者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都能有效緩解心理問題。最重要的是,不要過度沉迷於社交媒體,避免與他人比較,學會關注自身的成長和需求。

最後筆者想說,心理健康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議題。在這個壓力重重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應學會愛護自己的心靈,並為身邊的人提供更多支持和理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積極而美好。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須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衛福部專線「1925」、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作者》小蟻人 香港青年。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香港為何不開心?(上)
二戰與美國並肩作戰的是中華民國 如今屹立在台灣
暴力事件頻傳 中國列2025至2027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