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出磚入石考
文/攝影 宋玉澄
出磚入石,不是四字成語、不是迷宮走巷、也不是甚麼武術招式;它是閩南建築中一種獨特築砌方式的形容、工法,或是建物的專有名詞:利用形狀各異的大理石、紅磚和瓦塊等材料交錯堆疊、固定,以完成築牆、起厝、鋪埕等工程;其中的出入兩字,是指磚與石的距離,磚要比石凸出,石要比磚凹陷,據老師傅的說法是其間的差異就是一根地瓜藤的厚度。
數十年前在金門服役時,常在當地見到這種奇異的建構方式;當地的朋友介紹說:人們喜歡用磚紅石白的顏色演義為金包銀、或以密密推疊的樣式引申為百子千孫,甚至直接將出磚入石的磚石改為將相變成出將入相;寓意與期望住在這種出磚入石的建物中,能夠大富大貴或子孫綿延,總之就是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及子孫滿堂。
因為在金門首見,一直就以為這是金門地區因建材稀缺,利用手邊僅有的材料所創建的方式,讓人印象深刻。直到近年,數次遊訪泉州、晉江、廈門……,才發見隔岸的大陸,才是出磚入石的起源地。據清代《金門縣誌》記載:金門屋宇多從泉州,規制不大而體形堅固,牆以石壘磚砌……。(清代,金門屬泉州府管轄。)
據說出磚入石的出現,最早是明代泉州沿海一帶居民屢遭倭寇侵襲,焚剠過後的人們,僅能利用殘垣斷壁的材料,重建家園而形成的一種建築方式;也有一說是明萬曆年間閩南一次高達八級的大地震後,災民們在廢墟裡,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的磚、石、瓦、礫來構築牆體,重新營造自己的家園。
但在旅遊途中,聽到的多以大地震的說法居多,居屋倒塌毀損嚴重;災民無奈下只有撿拾較完好地廢料,算是廢物再利用的盡量搭配使用。不想竟產生了一種紅磚(瓦)與白灰色花崗石的色彩對比,更有一種是人造卻又是自然的不規則之美,無意間造就了閩南鄉土文化建築的獨特魅力與特色。
而個人又以為出磚入石的色彩、形制甚至其背後的精神,多少有些「毀其形好」如穿在牆上的「袈裟」一般,寓含浴火重生的美麗與堅強的意味,自然有股質普有莊嚴的氣質。當然,在災害過去、物質充裕下,匠師也會在工法中融入具有吉祥寓意的文字或福祿壽喜及葫蘆等圖樣;甚至,我也見過不規則的大理石,被改以石磨、或石雕等砌築牆面,應該就是出磚入石的進階版或變體了。
有人把廈門大學創辦人陳嘉庚先生譽為創新出磚入石工藝的第一人。主要是他利用廈門盛產花崗石的優勢,結合當地石、木、磚、土等原料,將出磚入石的工藝發揮到了極致,並顯現在廈大的每一棟建築中。
如今的閩台緣博物館、泉州火車站、五店市、梨園古典劇院、南音藝苑、泉州博物館、南建築博物館、南少林寺等大型建物群,都運用參雜了大量出磚入石的工藝,以紅白相間的色彩、實物,譜畫出歷史與人文的圖案,展現出閩南獨特建築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