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兩大保暖NG行為 衛福部警告「它」排第一!有礙健康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2024年邁入尾聲,入冬後氣溫驟降,想要保暖卻得小心NG行為!國健署提醒,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齡長者及三高族群更應採取正確的抗寒方式,特別要注意頭頸與四肢的保暖,且一定要避免「喝酒暖身」、「取暖燙傷」的兩大NG行為,才能避免帶來健康影響。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天氣越來越冷,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留意低溫造成的健康影響。而心臟病與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包括: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等問題。
依據國健署2019至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結果,20歲以上三高異常國人約有4至7成不自知,造成民眾不及改變行為或進行治療,導致心臟病、中風或其他三高慢性病的發生。
吳建遠提醒,每當氣溫驟降與天氣溼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更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造成心肌梗塞和中風急性發作機會大增,在長者身上尤其明顯。為此,國健署提供4項建議:
一、健康飲食:遵循「三低一高 (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 」飲食原則,避免因過節聚餐暴飲暴食。
二、規律運動: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多爬樓梯少搭電梯。
三、定期健檢控制三高:可透過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40-64歲民眾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定期健檢掌握自身的健康數據,並持續監控自身三高數據,建議血壓值≦120/80 mmHg、血糖值空腹血糖標準為70-99 mg/dL,血脂部分,俗稱壞膽固醇的「(LDL-C)」,無併發症的一般民眾應<130 mg/dl,若數值超過建議標準值持續監控而未改善,建議進一步諮詢醫療人員。
四、科學算病知風險:國健署建置「科學算病館」慢性病疾風險評估平台,民眾可透過網站簡單輸入健檢報告數據,掌握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疾病(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要避開兩大不適當的抗寒行為。吳建遠說,第一個NG行為就是「喝酒暖身」,一般誤認喝酒可暖身,理由是酒精讓皮膚的微血管擴張,短暫產生暖意的錯覺,但實際上因酒精作用的緣故,反而會造成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下降。
吳建遠指出,第二NG行為則是「取暖燙傷」,長者及嬰幼兒不易用言語表達,或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其末梢神經感覺較為遲緩,甚至是中風患者無力翻身,容易因直接或長時間使用電毯、暖爐,及暖暖包等造成低溫燙傷。若要使用隨身保暖用品,建議在外層包一層毛巾或布再使用。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國內爆5年最大麻疹群聚!醫護、清潔工已12人發病 匡列多達千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