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俄羅斯「斷氣」歐洲:能源戰線的寒冬全面來襲
引言
2025年1月1日,俄羅斯經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管道正式停止運作,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能源供應模式。此事件的直接導因在於烏克蘭選擇不再延長與俄羅斯的過境協議,旨在藉此削弱俄羅斯的經濟收入,減少其在持續戰爭中的優勢。對歐洲而言,這意味著天然氣供應鏈的重大中斷,尤其對奧地利、斯洛伐克和摩爾多瓦等高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而言,影響尤為顯著。同時,事件更揭示了歐洲能源政策面臨的挑戰與契機,也使俄羅斯在國際地緣政治中的能源武器化策略受挫。
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喊停,對奧地利、斯洛伐克及摩爾多瓦等國的天然氣供應造成重大衝擊。圖/截自CNN畫面
俄烏能源合作的終結
自蘇聯時代起,俄羅斯即透過烏克蘭向歐洲供應天然氣,長期以來成為歐洲能源市場的重要供應者。然而,隨著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後俄烏關係的急劇惡化,能源合作的基礎不斷被侵蝕。即便在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雙方仍維持了天然氣過境協議。然而,這一協議在2024年底到期,烏克蘭基於對俄羅斯經濟打擊的考量,選擇不再續約。至此,俄羅斯經由烏克蘭的天然氣出口徹底停止。據數據顯示,此次中斷每年將導致俄羅斯損失約50億美元的收入,同時也對奧地利、斯洛伐克及摩爾多瓦等國的天然氣供應造成重大衝擊。摩爾多瓦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居民更因此面臨供暖和熱水供應的削減,生活困難加劇。
歐盟天然氣供應曾高度依賴俄羅斯,但從2021年起,其在天然氣進口中的占比已從40%迅速下降至不到10%。歐洲各國為應對俄羅斯供應的不穩定性,逐漸加強對其他來源的依賴,如挪威、美國以及卡塔爾的液化天然氣(LNG)。此次供應中斷雖然引發了局部的能源短缺和價格上漲,但整體而言,歐洲已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特別是LNG進口的持續成長成為重要支撐。
供應鏈危機與市場震盪
天然氣管道停運對歐洲能源市場造成直接衝擊,圖/截自CNN畫面
俄羅斯經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停運對歐洲能源市場造成了直接衝擊。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菲喬(Robert Fico)指出,該國90%的天然氣供應需仰賴俄羅斯,中斷意味著嚴峻的能源短缺問題。他甚至威脅切斷對烏克蘭的電力輸送以示不滿。同時,事件發生後天然氣現貨價格迅速攀升,達到每兆瓦時50歐元,為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摩爾多瓦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居民被迫面對無法使用熱水和暖氣的艱難生活,當地政府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減少供應以應對危機。
此次中斷事件還顯示出歐洲能源多元化政策的成效與不足。雖然歐盟早已開始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但對某些內陸國家而言,尋求其他供應源仍面臨顯著挑戰。奧地利和斯洛伐克等國地理位置相對不利,難以快速接入海上液化天然氣供應,同時也缺乏足夠的儲氣設施以應對突發危機。
內陸國的寒冬挑戰
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突然中斷,對內陸國家的影響尤為嚴重,這些國家缺乏直達海岸的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基礎設施,且倚賴天然氣供暖比例偏高。斯洛伐克即為典型例子,其90%的天然氣供應來源於俄羅斯。此次斷供使斯洛伐克不得不面對冬季供應短缺的現實,當局已經啟動國家天然氣儲備,但僅能維持幾週之需。該國總理羅伯特·菲喬(Robert Fico)呼籲歐盟進一步協助,並威脅切斷對烏克蘭的電力輸送作為反制措施。
摩爾多瓦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更是深受影響,當地居民不得不面對熱水供應中斷的困境。數據顯示,該地區冬季平均氣溫接近零下10攝氏度,天然氣短缺對居民的生活質量與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政府已經緊急調配國內能源儲備,同時加強木材供應,以作為暫時的取暖替代品。然而,這些臨時措施無法長期解決問題。
奧地利則選擇轉向鄰國德國和捷克尋求天然氣支援,但因為區域管道容量有限,無法滿足全國需求。政府強烈呼籲公眾節約能源,並提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鼓勵家庭改用電暖氣和其他替代能源。然而,這些措施不僅實施成本高昂,且在短期內無法迅速普及。
如何應對寒冬的能源危機
內陸國家面對的主要困境是如何在供應短缺的情況下度過寒冬。短期內,這些國家不得不依賴現有的天然氣儲備與鄰國的能源輸入,但各方能力有限,必須啟用應急措施來減少能源消耗。例如,斯洛伐克已經限制工業用氣量,優先保障居民基本需求。
同時,各國政府還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使用。例如,摩爾多瓦啟用了更多小型水電站來提供基礎電力,並補貼農村地區的木材供應以緩解天然氣短缺問題。奧地利則加快推廣地熱和太陽能取暖設施,試圖降低對天然氣的依賴。然而,這些措施仍需時間才能產生實質影響。
此外,歐盟的能源應急機制也在此時發揮作用。歐盟設立了緊急天然氣儲備共享機制,允許成員國間互助分配能源。根據最新數據,歐盟整體天然氣儲量約達92%,但分配不均問題仍然存在,內陸國的需求難以完全被滿足。這也迫使歐盟重新審視能源聯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增加內陸與海岸LNG接收站的管道連接,或擴大區域性儲備設施的容量。
長遠解決之道
面對這場「斷氣」危機,內陸國家除了需要應對眼前的冬季挑戰,還必須著眼於長期能源安全戰略。首先,改善能源基礎設施將成為當務之急,包括建設更多天然氣儲備設施和連接LNG接收站的長距離管道。其次,推動能源多元化和再生能源的成長,以降低對單一來源的依賴。例如,奧地利已經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100%再生能源供電,並通過政策激勵吸引私人投資於地熱和風能開發。
歐洲內陸國家還應積極參與歐盟能源聯盟的建設,利用區域合作機制獲取穩定的能源供應。隨著俄羅斯在歐洲市場的地位持續下降,歐盟成員國間的能源聯通與合作將成為確保能源安全的關鍵。
結語
俄羅斯「斷氣」歐洲的行動對內陸國家帶來了嚴峻挑戰,特別是在寒冬中,這些國家如何確保居民取暖和工業運作成為焦點問題。雖然短期內通過國際合作和應急措施能緩解部分壓力,但長期解決方案仍需依賴於基礎設施升級、能源政策改革和再生能源的推動。這場能源危機既是對歐洲內陸國家的嚴峻考驗,也為未來加強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契機。在寒冬過後,歐洲能源格局勢必迎來更加深遠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