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交易式外交的陰影
川普在第一任總統任期透過貿易戰、增加對台軍售以及外交突破,為台灣帶來強化國際能見度與產業回流契機。然而,川普2.0的回歸卻引發不安:他會把台灣當作合作夥伴,還是視為談判對象?這種焦慮並非空穴來風,因為美國對台政策歷來充滿政治算計;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簽署《上海公報》,正式展開美中關係正常化進程。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突然宣布與台斷交並與中國建交,對台灣造成重大衝擊。由於曾兩度面臨被美國背叛,在川普當選後,台灣再次感受到美中之間「交易式外交」陰影。川普對台灣議題的態度向來帶有談判色彩:一旦「保護費」或晶片利益等問題浮現,美國對台支持的強度是否會因此產生鬆動,正是台灣最擔憂之處。
川普習慣以強硬關稅來對付對手,將關稅視為政治談判的重要手段。如此立場與拜登多次明確表態防衛台灣相比更顯曖昧,讓台灣陷入被拿來當成談判對象的擔憂。川普2.0可能更在乎對美國本土的經濟回饋、要求台灣支付更多軍購費用,甚至重新審視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廠投資條件。對川普而言,台灣的戰略價值有賴於能否提供實際經濟利益並減少美國貿易逆差,而非單純著眼於民主防線。
這樣的思維容易被中國解讀為美國對台協防意願轉弱,進而加劇北京對台灣施壓強度。台灣多年來持續擴充國防預算,展現自我防衛決心。然而,假設川普要求把國防支出拉高到GDP的5%甚至10%,對台灣財政勢必造成沉重負擔。若國會未能及時配合,或社會對於巨額軍備開支的共識不足,台灣將難以滿足美方「安全保護傘」下的「保護費」需索。此外,川普對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的指責也在台灣內部引發討論。其實台灣的半導體優勢是長期研發、優秀人力與產業聚落發展所累積,並非單純只靠美國技術;但川普的言論透露出,他期望台灣更快將高階晶片產能轉移到美國以擴大「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本土主義布局。
川普2.0時代的台美關係走向,將取決於美中對抗整體情勢與華府內部政治算計。台灣應該在拓展國際空間與捍衛自身安全的同時,盡量彰顯作為民主夥伴的「實質價值」,讓美方理解:台灣不是美國討價還價的談判對象,而是能在印太戰略與關鍵技術鏈提供助力的堅實盟友。唯有如此,當川普將關稅、軍購或晶片議題搬上談判桌時,台灣才不至於被動挨打,而能以更穩健的姿態在變動的國際局勢中掌握自身命運。(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