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誤解】日本醫學博士說吃蕃茄、蘋果、黑巧克力、南瓜防失智?把握均衡觀念!專家詳解
網傳「防失智 增強記憶力 不用吃藥 可以用食療 日本醫學博士推薦要吃 4 種食物」,提到「蕃茄煮熟防失智、蘋果增強記憶力、黑巧克力活化腦神經細胞、南瓜能抑制阿茲海默症」。但專家表示,根據最具權威的《刺胳針》每 2 年定期報告,目前共有 14 項風險因子,其中「沒有任何食物」,但也「承認可能存在其他風險和保護因素」,這些經過專家會議多重檢核的研究證據,才是有科學實證的,建議民眾應以國健署等官方單位建議的「麥得飲食」作為預防失智的飲食原則,「均衡」、「多元」的攝取各種食物,才不會落入只重單一食物、卻錯失完整飲食模式的謬誤。
吃蕃茄、蘋果、黑巧克力、南瓜防失智?
原始謠傳版本:
日本醫學博士說: 防失智,增強記憶力,不用吃藥,可以用食療,他推薦要吃4種食物: 1,番茄煮熟防失智。 2,蘋果增強記憶力。 3,黑巧克力活化腦神經細胞。 4,南瓜能抑制阿茲海默症。 分享給好友~
主要流傳這樣的圖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刺胳針》:失智症風險因子共 14 項
傳言提到「番茄煮熟防失智、蘋果增強記憶力、黑巧克力活化腦神經細胞、南瓜能抑制阿茲海默症」。MyGoPen 查詢 PubMed 資料庫,以「番茄、蘋果、可可、南瓜」、失智症等關鍵字搜尋,可以查到很多相關的論文。MyGoPen 實際諮詢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常務理事傅中玲,她表示坊間各種吃這個、吃那個可以防失智的傳言,但實際上科學證據的嚴謹度不無疑問,國際最權威的期刊之一《刺胳針》,自 2020 年每 2 年會系統性地總體回顧與失智症有關的風險因子,《刺胳針》的委員會審視相關的新研究,優先考慮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並對不同研究的結果進行多重檢核,2024 年新發表的「失智症的預防、介入與照護:《刺胳針》常設委員會2024 年報告」,「添加了令人信服的新證據」,表明未經治療的「視力喪失」和「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目前共已累積 14 種危險因子:
(1)視力喪失:讓所有人都能進行視力喪失的篩檢和治療
(2)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從中年開始檢測、治療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而 2022 年《刺胳針》確定的 12 個危險因素,在 2024 年的報告中也確認了更多證據,《刺胳針》委員會強調改變 14 個危險因子可能會「預防」或「延緩」近一半的失智症病例。
(1)教育程度較低:提估高品質教室,鼓勵中年時期的認知刺激活動以保護認知
(2)頭部受傷:鼓勵在接觸性運動和自行車上,使用頭盔或頭部保護裝置
(3)缺乏身體活動:鼓勵鍛鍊、參加運動和鍛煉的人患癡呆症的可能性較小
(4)吸菸:利用教育、價格等方式防止在公共場所吸菸以減少菸害
(5)過量飲酒:透過價格和提高風險認識來減少酒精消費
(6)高血壓:預防或減輕高血壓,從 40 歲起將收縮壓維持在 130 毫米汞柱以下
(7)肥胖:從中年開始檢測、治療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8)糖尿病:保持健康體重並儘早治療肥胖、也有助於控制糖尿病
(9)聽損:提供助聽器並減少有害噪音暴露
(10)憂鬱:有效治療憂鬱症
(11)社交接觸少:優先考慮支老人支持性的社區環境和住房,與他人共同生活
(12)空氣污染:減少接觸空氣污染
《刺胳針》:並無食物 但可能存在其他保護因素
傅中玲指出,《刺胳針》的專家委員會開會討論新證據,尋找具有高品質、一致、劑量響應、有效測量證據的風險因素,只涵蓋有令人信服證據的風險因素,但也承認「可能存在其他風險和保護因素」,其中並沒有食物類,透過專家委員會共同檢視、確認失智症的風險因素,這些才是有證據的科學結論。
傅中玲強調,醫學界已知高度加工的食物會提高認知下降的風險,《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於 2023 年 1 月登載的「食用超加工食品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的關聯」研究,在 1 萬 0 775 名平均 51.6 歲的參與者中,食用超加工食品最多的前 25%的人,整體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 28%、執行功能下降速度加快 25%,可見超級加工食品不只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和肥胖的較高風險有關,也會影響認知能力下降。
國健署:均衡多元 地瓜葉、綠花椰、菠菜 藍莓、蔓越莓、葡萄
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衛福部於 2023 年 「健康五招遠離失智症,護腦又強心」提到防失智 5 招當中,除了戒菸、運動、維持健康體重以外,與飲食有關的是「均衡飲食」、「不過量飲酒」,其中「均衡飲食」提到:研究顯示健康飲食型態,例如「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與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危險性有關,國民健康署建議攝取「多樣化的蔬果」,使用天然調味料、低鹽,搭配全穀、堅果;肉類以攝取魚、雞肉等白肉為主,並均衡攝取 6 大類食物;其中曾被詳細提到的「蔬菜類」包括「地瓜葉、花椰菜、菠菜」,而與「水果類」有關的則為「藍莓、蔓越莓、葡萄」。
國健署並於 2022 年「食在好健康」臉書粉絲頁「防失智的飲食 - 麥得飲食介紹」衛教推廣,提到「麥得飲食」(Mediterranean - DASH diet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MIND),麥得飲食其實就是結合了「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 停止高血壓的飲食型態)兩者特點, 取其英文字首發音而成「麥得飲食」;麥得飲食是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的研究歸納,從 10 年的持續追蹤統計,找出 15 種會影響大腦健康的食物,包括 10 種讓大腦更健康的、5 種則是會影響大腦的認知能力。
台大醫院:青江菜、空心菜、茄子、胡蘿蔔、彩椒、草莓助腦
MyGoPen 查詢相關機構及醫療院所的公開衛教資料,其中台大醫院於 2022 年 7 月於官網衛教「預防失智症飲食型態 ~ 麥得飲食」,提到相關的細節:
麥得飲食 10 種有助腦部健康的食物:
(1)深綠色葉菜:多攝取蔬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風險,對於腦部健康是有幫助的,如菠菜、格蘭菜、綠花椰、青江菜、空心菜等,每天至少攝取 2 份。
(2)其他顏色蔬菜:其他顏色的各類蔬菜,如茄子、胡蘿蔔、彩椒等,富含植化素具抗氧化功能,每天至少攝取 1 份。
(3)堅果類:含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維生素 E 及抗氧化物質,有助降低膽固醇及預防心臟病,每周至少食用 5 次,每次攝取約 30 公克,約手掌心大小。
(4)莓果類:抗氧化力高的水果,有助於降低體內自由基對大腦及心血管的傷害,如藍莓、草莓、蔓越莓等,每周食用 5 次,每次約 30公克。
(5)豆類:含纖維、蛋白質,可取代部分肉類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量,每周至少 3 次,每次約 60公克。
(6)全穀類: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可作為天然抗氧化劑,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每天至少 1.5 碗來自全穀類,如糙米、燕麥、大麥、蕎麥等。
(7)魚類:含優質蛋白質、omega-3 脂肪酸,能夠抗發炎、抗氧化,如鮭魚、鯖魚、秋刀魚以及虱目魚等,每周至少 1 次,每次約 3 到 5 份,每份約 30 公克。
(8)雞肉:取代部分紅肉及其加工製品,降低飽和脂肪之攝取量,每周至少 2 次,每次約 3 到 5 份,每份約 30 公克。
(9)橄欖油:主要用油,每天 2 湯匙。
(10)紅酒:成分中的酚酸類可以發揮抗氧化的功效,達到保護免疫氧化壓力的傷害,每天建議約 120 到 150 cc,但注意酒精攝取過量不但會增加肝臟、胰臟等負擔,切勿過量飲用。
麥得飲食 5 種不利於大腦保健的食物:這些食物易造成血脂上升,進而導致血管損傷、血管硬化以及身體發炎反應上升,使腦中風與失智風險提高。
(1)紅肉及其加工製品:每周攝取不超過 5 份、每份約 30 公克
(2)奶油:每日不超過 1茶匙
(3)起司:每星期不超過 1 份,每份 2 片
(4)糕餅與甜食:每星期不超過 5 次
(5)油炸物和速食食品:每星期不超過 1 次
從上述資料可知,蔬果中的「地瓜葉、綠花椰、菠菜、青江菜、空心菜」等深綠色蔬菜,以及「茄子、胡蘿蔔、彩椒」等非綠色的其他蔬菜,以及「藍莓、草莓、蔓越莓、葡萄」都符合麥得飲食的概念,傳言卻只強調「番茄、蘋果、可可、南瓜」,內容資訊容易造成誤導。
結論
總結而言,各種蔬菜水果與失智症的關係,都可以查到非常多的研究,但是每個研究設計不同、結論難以比較,以《刺胳針》為指標的話,《刺胳針》的專家委員會多年來定期發布、至今只累積認可 14 項風險因子,其中沒有單一食物;而包括哈佛的研究在內,強調的重點反而不是哪一種蔬菜、哪一種食物,而是把握「多元」、「均衡」的飲食觀念,傳言只講「番茄、蘋果、可可、南瓜」,恐有掛一漏萬、因小失大之虞,只注重單一食物、卻忽略多元均衡的正確飲食觀念。
衛教資源:
台大醫院 - 預防失智症飲食型態 ~ 麥得飲食
諮詢專家: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 - 傅中玲
延伸閱讀:
【部分錯誤】網傳這三個吃飯習慣是老年癡呆的禍根?缺乏脈絡說法影片 2024/5/2
【錯誤】吃麩質害失智?吃粗麥片傷害大腦的影片?缺乏科學實證並擴大解釋
【錯誤】鹽與老人癡呆?說少鹽會失智的影片?誤導說法!醫師詳解預防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