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明與林芳宜的全新演繹 雷哈爾輕歌劇 《微笑之國》的華麗變身 | BAZAAR
PHOTO CREDIT: 導演王嘉明、作曲家林芳宜,攝影︱詹朝智
不管是以貝多芬晚期鋼琴協奏曲編舞,或是執導威爾第歌劇《奧泰羅》,臺灣知名劇場導演王嘉明,受臺中國家歌劇院邀請,和作曲家林芳宜一起翻轉奧地利作曲家雷哈爾的經典輕歌劇《微笑之國》。在全新改編中,王嘉明將宮廷場景轉化成酒吧,林芳宜則對音樂重新編曲,加入搖滾和龐克元素,為觀眾帶來視覺與聽覺的嶄新體驗。
雷哈爾被譽為20世紀具影響力的輕歌劇作曲家,他的音樂風格輕快,帶有舞蹈特質,旋律也具創造力,從代表作之一《風流寡婦》可聽出他的特色。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新音樂風格崛起,加上美國流行音樂的大量傳播,他的作品相形之下顯得過時。
PHOTO CREDIT: 《微笑之國》劇中角色,不再只是為愛情掙扎的女性,而是在多元文化衝突中努力尋找自我的人,讓故事更加現代化。攝影|康志豪
為此,努力尋求突破的雷哈爾,開始和男高音理查・陶伯(Richard Tauber)合作。陶伯的演唱和詮釋為雷哈爾的作品帶來全新生命力,包括《沙皇之子》(Der Zarewitsch)和《微笑之國》(Das Land des Lächelns),讓雷哈爾迎來音樂人生的另一高峰。《微笑之國》裡經典的詠嘆調〈我整顆心都屬於你〉(Dein ist mein ganzes Herz),均成為現在男高音的必備經典曲目。
《微笑之國》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文化衝突,描述奧地利貴族麗莎與中國王子蘇城,兩人在舞會上一見鍾情,當兩人想結為連理一同到中國生活時,才發現文化差異帶來的鴻溝。蘇城必須遵從傳統婚姻模式以多妻繁衍子嗣,麗莎則無法接受這種多妻制的觀念價值,兩人矛盾逐漸加深,最終分道揚鑣。如此以悲劇收尾的做法,在輕歌劇裡也較少見。
酒吧遇上修行道場 《微笑之國》很迷幻
王嘉明表示,全劇充滿東方和西方的文化衝突和二元對立,他以此為核心思考,舞台上劃分為兩個區塊,一邊是帶有西方元素的黑色酒吧,另一邊是帶有東方禪意的白色修行道場。王嘉明說,酒吧裡閃爍著霓虹燈和嘈雜音樂,呈現放縱和頹廢的迷幻狀態;而修行道場寧靜、祥和的氛圍,充滿禪意,但又帶有邪教般的迷幻感。觀眾可透過場景轉換,揣摩理解劇中人的內心世界。
PHOTO CREDIT: 嚎哮排演創意總監蕭東意首戰歌劇,挑戰德語演出太監一角。攝影|康志豪
古典遇上搖滾 聽覺與視覺雙重饗宴
多次與王嘉明合作、此次為《微笑之國》編曲暨音樂設計的林芳宜表示,王嘉明是非常有創意的導演,有許多獨特點子。因此,她的音樂設計,除了保留原作,也需要在改編和配器上調整,讓音樂能傳達角色的內心狀態,並帶來全新的聆聽體驗。例如:在酒吧的場景,運用吉他、貝斯和鼓,觀眾能聽見歌德搖滾風格的音樂,而在修行道場的場景,又能聽見古箏和嗩吶的聲響。
林芳宜表示,使用古箏和嗩吶兩項傳統樂器考量在於古箏有很大的共鳴空間,可以創造多種音樂效果;而嗩吶則能展現出力拔山河的氣勢。這兩種樂器一起搭配,能豐富音樂表情,也能創造東方意境,「古箏、嗩吶能和西方樂器對話,也能做為現代音樂的嫁接媒介;嗩吶的多變性,能表現各種情感,如千面女郎般,有千軍萬馬效果,也可表達哀愁或滑稽感。」
詠嘆調是歌劇的靈魂,全劇最知名的詠嘆調為第二幕的〈我整顆心都屬於妳〉,林芳宜表示,對此她並未變動詠嘆調,希望保留原有的模樣,讓歌者自在且舒適地演唱,樂團的配器成為歌者聲音的支撐,讓音樂更具支持性和完整性。
聽覺與視覺的魔術師 音樂是歌劇的主體
林芳宜使用的原版譜是手抄譜版本,她表示改編過程像是尋寶一樣,不時會遇到特殊符號和標記,需要仔細翻閱,核對其確切意義。王嘉明也十分看重音樂和劇情之間的互動關係。他表示,「現代觀眾娛樂選擇多,接受很多刺激,但音樂仍是歌劇的主體,舞台的視覺是輔助音樂,如何讓觀眾進入和接收音樂,讓大家覺得很好看、很好聽,是我製作這部作品的核心意義。」
PHOTO CREDIT: 《微笑之國》視覺風格,突破原作品東西方文化的二元界限,呈現白色修行道場等多重空間。攝影|康志豪
—文章節選自歌劇院時刻2024年11月號(文|李欣恬 攝影|詹朝智 照片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劇照攝影|康志豪)
導演王嘉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團長,創作風格融合實驗性與大眾化。作品5度入圍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曾擔任高雄世運開幕導演、金馬獎評審及傳藝金曲獎策展人與典禮導演。
作曲家林芳宜
資深表演藝術評論者暨獨立策展人,大聲藝術與捌號會所創始人暨藝術總監。一生以音樂為核心,向外輻射多重領域,推動臺灣當代音樂且持續創作,並由國內外樂團委託創作暨演出。與王嘉明導演合作多年,作品:《親愛的人生》、《達文西的Notebook》。
*本文由哈潑時尚 Harper's BAZAAR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