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風暴來襲:每4分2秒增1例...破解「肺癌、大腸癌」最新治療突破與防癌對策

日前國人十大癌症排名出爐,其中肺癌為連續2年登上排行榜首位,2、3名則分別為大腸癌及乳癌。 (圖片來源/photoAC)

衛福部19日公布最新癌症統計報告,2022年全國新罹癌人數為13萬293人,較前一年增加8531人,等於平均每4分2秒有一人罹癌。而在十大癌症排名中,前3名皆與前一年相同,其中肺癌為連續2年登上排行榜首位,2、3名則分別為大腸癌及乳癌。 

男性癌症排名中,大腸癌、肺癌分居前兩名,攝護腺癌躍升2個名次至第3位,口腔癌及肝癌則各往後1個名次至第4、5名;女性癌症排名中以乳癌人數最多,第2名同樣為肺癌,大腸癌則排名第3,另外子宮頸癌上升2個名次至第9名,胃癌則退至第10名。

肺癌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與死亡率第一名的雙冠王,日前83歲「流行音樂教父」劉家昌驚傳不敵肺癌腦轉移病逝,引發國人重視。而由於國人飲食西化、習慣改變及缺乏運動使得大腸癌發生率增加,雖國人大腸癌好發年齡大多為50歲以上,但近幾年大腸癌年輕化的案例也不少。

(延伸閱讀:劉家昌癌逝》醫師提醒:肺癌常轉移到這5處...出現7大警訊應立即就醫 )

統計顯示,每年約有5萬多名國人因癌症逝世。面對兩大頭號殺手─肺癌、大腸癌,國人該如何防範?

如何降低肺癌發生及死亡數?醫:政府應從3方面著手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突破肺癌發生人數與死亡率第一名困境、達成健康台灣目標,政府應從3道黃金策略著手,包括推動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以提升早期肺癌篩檢率、健保給付NGS檢測(次世代基因定序)以找出潛在致病基因與精準投藥之外,也期待在癌症新藥基金政策下,加速完善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精準治療的拼圖,讓病友受益於有效治療。

陳育民以台灣最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約55%為EGFR突變型,「其中Exon 19和Exon 21為最常見的基因突變,合計佔85%,適用第一至第三代標靶。排名第三、佔比僅4%的Exon 20變異,目前健保僅有化療可用,多數癌友看到Exon 20對應標靶藥物因經濟負擔重而只能望之興嘆。」他指出,肺癌治療隨著醫療進步,應從傳統的化療一體適用,朝向個人化精準治療發展。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也表示,NGS可快速偵測大量基因突變,能幫助病友及早揪出突變基因,量身訂做合適的治療。「健保給付NGS政策上路,對基因分型相對較多且完整的肺癌是重要里程碑,有助於精準用藥以減少無效醫療,降低病友過早疾病惡化與死亡率。」

台癌籲健保納Exon 20標靶藥,助肺癌罕見基因型別病友 

黃俊耀從基因序列做說明,Exon 19與21都屬於「缺陷型外顯子」,臨床發現對第一至三代的標靶藥物反應良好,但近幾年發現的罕見突變基因Exon 20,則屬於「插入型外顯子」,接受第一至三代標靶治療的整體存活期,不但較一般肺癌病友減少約10個月,甚至僅有傳統化療的一半,就連免疫治療的效果也不如預期。

不過,現在國際治療指引也有建議的一線Exon 20對應標靶可選擇。黃俊耀指出,「研究顯示Exon 20基因變異肺癌病友,相較於單用化療,一線使用Exon 20對應標靶搭配化療,可延長2倍不惡化時間,且降低6成以上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且亞洲人反應率尤佳,為病人帶來一線曙光。」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強調,目前國際治療指引已建議針對Exon 20等罕見基因型別病友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但國內現行治療受困於健保僅有化療可用,病友苦嘆「同病不同命」,呼籲政府重視癌症新藥可近性的議題,進而透過政策規劃,幫助罕見基因型別的癌友能有獲得治療的機會。

「2大特質」屬大腸癌高危險族群

一名39歲的莊先生,飲食習慣經常外食、少吃蔬菜,也偏愛吃油炸物,因知道飲食習慣不健康,加上父親去年發現罹患大腸癌,即將迎接40歲時為自己安排健康檢查,沒想到透過健檢發現一顆瘜肉,操作大腸內視鏡檢查的醫師也在檢查同時為他做瘜肉切除,經病理送驗後發現是一顆具有高度癌化風險的進行性腺瘤。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說明,以莊先生案例來說,飲食習慣偏愛吃高脂肪食物及家中有大腸癌家族史,就是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也進一步指出大腸癌的發生,高達95%都是由瘜肉(主要為腺瘤性瘜肉)發展而來,這個過程一般需5-10年,但只需做大腸鏡檢查,就可輕易將這顆在未來可能會發展成癌症的病灶移除。

梁程超提醒所有民眾,不是只有高危險族群才需做大腸癌篩檢,建議國人年滿50歲務必接受由國健署提供的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研究證實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若檢查結果發現異常,務必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因其中約有5%是大腸癌,但有較高比例是早期大腸癌,「另有50%會有腺瘤性大腸息肉,只要經由內視鏡的切除,就可以降低高達90%大腸癌的風險。」

至於高危險族群,梁程超也許建議可提早至35-40歲安排大腸癌篩檢,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

除了血便,這6特徵也要小心是大腸癌前兆

另一名50歲許小姐,平日都有運動習慣,不菸不酒、體態正常,過往每4-5年會安排基礎健檢但從來沒做過大腸癌篩檢,沒想到人生第一次大腸鏡竟發現自己早已罹患大腸癌。

梁程超指出,許小姐在大腸內視鏡檢查過程中發現一處易碰觸出血的腫瘤,經切片檢查病理診斷為腺癌,之後轉借到直腸外科治療,手術順利切除腫瘤,最後確認罹患大腸癌第三期。許小姐坦承近半年來發現如廁時糞便會帶血,但本身有痔瘡問題,所以就自認為只是痔瘡出血而不加理會。

梁程超指出,發生血便的原因有很多種,像是痔瘡、肛裂、發炎性腸胃道疾病等,甚至是大腸癌、直腸癌等,都可能發生血便的情況,「因此當發生血便時千萬要小心,而大腸癌伴隨症狀除了糞便帶血外,還有像是貧血、腹脹、腹絞痛、排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及體重莫名減輕等,民眾千萬不能輕忽!」

大腸癌伴隨症狀除了糞便帶血外,還有像是貧血、腹脹、腹絞痛、排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及體重莫名減輕等,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能輕忽。(圖片來源/freepik)

而辨認是否罹患大腸癌,梁程超強調,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管有無症狀,只要年滿 50 歲都應該接受大腸癌篩檢。國健署也呼籲,目前包括口腔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及肺癌均有篩檢服務,符合資格的民眾可多加利用,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藍擬「通殺」大法官人事案 知情人士:不副署實際上挑戰的是總統權威
法國最強大的核反應爐延宕12年 成本暴增3倍後建成 現在正式運行
財劃法三讀》22縣市分配金額大公開 台南6都最少 竹竹桃是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