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藝的追尋1】「優人神鼓」走過36年 《非想非非想》傳遞核心價值

在明池水劇場重現經典劇目《聽海之心》,演繹水與生命的故事,中為黃誌群。(牽猴子提供)
在明池水劇場重現經典劇目《聽海之心》,演繹水與生命的故事,中為黃誌群。(牽猴子提供)

紀錄片《非想非非想》以劉若瑀創辦的台灣國際級表演團體「優人神鼓」為主題,記錄該團36年來在「道」與「藝」上的追尋。

儘管開拍即遇到排練場火災、新冠肺炎疫情等打擊,迫於經費暫停拍攝,但經群眾募資,成功重啟。過程中導演陳懷恩與團隊廣蒐資料、遍訪50餘位相關人員、隨團四處拍攝,幾度調整,前後歷時5年完成。

台灣藝文題材紀錄片近年不斷推出,帶動保存文化史料的觀念。10年前,陳芯宜執導的「無垢舞蹈劇場」紀錄片《行者》推出,「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興奮觀賞後體悟到,「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無垢舞蹈劇場』發展的狀態,片名『行者』更清楚點出這個團體存在的核心價值。我想,『優人神鼓』應該也需要一部紀錄片。」

劉若瑀表示,通常表演團體創作的每個作品都各有不同的主題、特色,會有些變化,但一部紀錄片則可以呈現這個團體的中心理念和其中的發展軌跡。

這個拍紀錄片的想法,在2019年「優人神鼓」前執行長王騰崇與發行、監製多部紀錄片的王師談起後,有了眉目。不久「優人神鼓」位於木柵老泉山上的排練場大火,許多戲服、大大小小的鼓、鑼等都付之一炬,讓劉若瑀更體認到變化無常與保留記錄的重要,開始與王師合作推動紀錄片,並邀請曾執導過多部藝文紀錄片的陳懷恩執導。

導演陳懷恩(左)在紀錄片中以表演創作為軸線,呈現「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右)的表演觀。
導演陳懷恩(左)在紀錄片中以表演創作為軸線,呈現「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右)的表演觀。

更多鏡週刊報導
【道與藝的追尋2】 火災、疫情打擊紀錄片被迫喊停 粉絲送暖重啟拍攝
【道與藝的追尋3】 新生代神隊友支援 陳懷恩拍片「強大應援團」佐證
【道與藝的追尋4】「優人」作品影像數位化保存 表演為軸線具體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