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隆專欄】方寸之見(5)侘寂
日本人最會從中國常民生活中找一些元素,予以理論化抽象化,然後搖身一變成為日本創造的新概念,最明顯的例子是「茶」,在中國喝茶就喝茶,論述?了不起就是一本陸羽《茶經》,但陸羽茶經只是術的討論,但日本卻衍生為道,成為「茶道」,甚至發展出極度抽象的「侘寂」。
「侘寂」是日本茶禪用語,日文讀做わびさび(wabi sabi),光看漢文都不懂,何況日文,侘寂是什麼意思?
有位日本哲學家大西克禮,寫了一本書就叫《侘寂》,也有同名的中文譯本。大西把侘寂拆開來詮釋 -
「侘」是清貧、無刻意追求的美,東西用舊了,呈現歲月的痕跡,甚至壞了,掉漆、破損、沾了洗不掉茶垢,都是可以欣賞細品,但故意營造的歲月美就不算了,像古董商的故意「做舊」,當然就不算「侘」,必須是自然的老化、風化,與反覆使用把玩的痕跡。
除了物件,「侘」也衍生為生活態度,自然不做作,茶器隨手取來拂去塵芥,主客以心交,不強求規矩寸法,就是「侘」,無垢的想像,也是《金剛經》所謂的「說佛法者,即無佛法」,就是不刻意。
如果說「侘」討論的是有形的物件或規矩儀式,屬空間的概念,「寂」就是時間的概念,在一段時間中,享受空寂、清寂、滅寂、無一物的了然境界。「侘寂」一體以茶表現,所謂侘茶,「所居者侘、所視者寂」。
侘寂分開來看,就是時間與空間概念,依大西的拆析,可歸納「侘」是物體自然風化所呈現的符號意涵,因有歲月痕跡,所以不嫌舊也不嫌破;「寂」是物體與空間互動所展現的氛圍,不喧不鬧,具時間與空間交容所呈現的沉靜感。
「侘寂」是日本茶禪所發展的理論體系,但喝茶就喝茶,幹嘛衍生出一套凡人庶民聽不懂的「文言文」,我猜有二個原因 -
一是禪宗的影響,禪者愛孤寂,享受離群索居的樂趣,閉關、打坐、無語、清貧就是,所以台灣號稱禪宗一脈者,蓋大廟塑金佛,其實一點也不「禪」;禪者也好談空言,講偈語,說什麼無聊的風動、旗動、心動的辯証,傳到日本為千利休所用,發展成有理論體系的「茶道」,茶道以禪為本,將單純的喝茶帶入愛孤寂、講偈語的「啞謎」境界,以無法言傳的高不可攀想像來鞏固茶宗師地位。
其次是用理論以制衡當權者(將軍、大名),茶師表面上受人尊敬,事實上就是當權者的弄臣,以茶娛樂主上,不過光是泡茶怎能唬人,當然就要有一套說詞,這就是現代的「講故事」story-telling行銷術;當然除了話術也要秀工具,茶具比新比精比豪華,茶師絕對贏不了大名,大名有的是錢,但如果比舊比使用痕跡,茶師就贏了,因此逆向行銷,茶具只比舊不比新,將軍大名固然多錢,但錢只能買精緻的、鑲金框銀的,卻不能買到「歲月痕跡」,茶師以此反制,以取得話語權。
理論很好用,不是嗎?凡夫俗子、將軍、大名越聽不懂,越崇拜,這就是「知識的貴族性」;世俗如此,宗教更是如此。
此印是委請北京大學祝帥教授,找到龔領刻的,祝教授是書法大家,龔領是金石新秀;印文僅「侘寂」二字,但印面布局完整,無闕落空隙,「寂」字去又,讓寶蓋自然下垂,以呼應「侘」,呈現對應趣味;印紐為三陽開泰,編款文是我給的,請其刻上「侘寂取自日本茶禪,侘為物體自然風化,寂為空間所現之歲月沉澱」。
【延伸閱讀】
方寸之見(1)白雲深處
方寸之見(2)我有餘事作農耕
方寸之見(3)我生百事盡隨緣
方寸之見(4)見象非相 是相亦象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