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賴清德不懂川普的心

總統賴清德甫發表上任後首度元旦談話,通篇使用了26次「民主」,調性看似比就職演說與國慶演說還軟,但事實上卻暴露了賴總統及其國安團隊,似乎還沉浸在拜登(Joe Biden)時期的價值觀路徑依賴,以為用意識形態就能取得美國的全面支持,便能成就其「台灣尚勇」的抗中偉業。面對講究「美國優先」與「利益談判」的川普(Donald Trump)2.0即將上任,其將帶來的地緣政治衝擊,賴總統顯然並未準備好。

扛著交流反交流,沒有「互不隸屬」4個字的「兩國論」

對於川普2.0的世界變局,賴清德政府恐怕看得太簡單、太天真,認為只要不再談「互不隸屬」4個字,以及承諾繼續提高國防預算,就能安撫美國新政府的「疑賴論」,甚至迎合川普競選期間對台灣交「保護費」的要求,便能做好美國政權交接後台美關係的「無縫接軌」。因此賴總統的這篇元旦談話,處處都能看到以退為進的虛與委蛇,事實上依舊表現出來對於兩岸問題的強硬態度;而「民主保護傘」這個用語,也能看出賴政府還未走出價值觀優先的「拜登身影」。

賴總統的元旦談話,特別是回應媒體提問的環節,強調了台海和平與兩岸交流,同時重批「真正阻撓兩岸交流的,其實是中國,並不是台灣」。這場談話,不只是「扛著民主反民主」,事實上也是「扛著交流反交流」,賴總統通篇均使用「台灣/中國」如此具有「兩國論」意味的對立性稱謂,而且喊話對岸將台灣與美國、日本、世界各國「一視同仁」,都能聽出其背後就是沒有「互不隸屬」4個字的「互不隸屬」論。

<cite>賴清德總統發表元旦新年談話後回應記者提問,要對岸將台灣與美國、日本、世界各國「一視同仁」。(顏麟宇攝)</cite>
賴清德總統發表元旦新年談話後回應記者提問,要對岸將台灣與美國、日本、世界各國「一視同仁」。(顏麟宇攝)

這份宛如對內對外宣戰的「檄文」,看似「和戰並用」,其實「有戰無和」,和平與和解不過是鬥爭到底的包裝外衣。賴總統的新年起手式,非但無法讓人放心,反而讓人更加憂心。尤其是兩岸關係的走向,這位「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務實」性,不過只是把「台獨」的信念與實踐用其他詞語來「換句話說」,看不出有任何趨緩的可能性。

兩國定位下的兩岸談判淪空話,對川普2.0的判斷過度樂觀

去(2024)年12月中旬,前南投縣議員史雪燕遭內政部以違反《國籍法》解除議員公職;內政部宣稱,放棄戶籍與放棄國籍是兩件事。問題在於,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將兩岸定位為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的關係,既非「兩國關係」,又要如何適用規範外國人的《國籍法》?說透了,此舉證明了當前政府已進入準法理台獨的節奏,未來將會看到更多不言台獨的台獨作為。

從「史雪燕事件」來看賴總統的元旦談話,完全就能理解民進黨政府的思路,即是以「兩國關係」來闖關兩岸關係,就算台灣社會被民粹情緒遮蔽理性思維,但北京不可能看不出賴政府的台獨心思。在「兩國」定位下的任何兩岸交流、談判主張,都是徒勞無功的空話,不過是把兩岸之結打得更緊、更死。

<cite>川普新政府準國務卿魯比歐表示,如果提名得到確認,有信心「找到解決方案」與中國接觸。(資料照,美聯社)</cite>
川普新政府準國務卿魯比歐表示,如果提名得到確認,有信心「找到解決方案」與中國接觸。(資料照,美聯社)

而賴清德政府在兩岸議題上採取強勢、強硬姿態的底氣,一方面來自於拜登政府下台前的添柴加薪;另一方面,更為嚴重的是來自於國安團隊對於川普上台後情勢的輕估與錯判。在大致底定的川普新內閣中,表面上「反華鷹派」盤據,然而這群政客之所以受到青睞,最主要原因在於對川普忠誠聽話,「反華」與「挺台」的立場只是政治籌碼,端視談判交易之需來決定所站的位置。

魯比歐換位子也換腦袋,柯伯吉不避諱「毀台」焦土政策

所以儘管準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此前於2020年受到中國政府制裁,但其口徑已悄然發生轉變,表態如果提名得到確認,他有信心「找到解決方案」與中國接觸。換言之,做為川普2.0的國務卿魯比歐,其對華政策與路線,不見得會百分百複製「撐香港」、「挺新疆」,視中國為「經濟帝國主義」的參議員魯比歐。

與此同時,還可注意到川普欽點的準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曾多次表態若中國大陸侵台,美國應先「下手為強」,認同對台採行「焦土政策」的做法,摧毀台積電在台灣的晶圓廠,且該項抉擇並非由台灣單獨決定。除了實施懲罰措施之外,柯伯吉並鼓勵台灣在國防上提高支出。亦即在這位未來負責制定政策的五角大廈高官眼中,美國要不是吸光台灣的鮮血,要不是放棄台灣淪為廢墟。

<cite>川普欽點的準國防部次長柯伯吉,曾多次表態一旦兩岸開戰,認同對台採取「焦土政策」。(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cite>
川普欽點的準國防部次長柯伯吉,曾多次表態一旦兩岸開戰,認同對台採取「焦土政策」。(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柯伯吉的想法很川普,別忘了波頓(John Bolton)曾在書中爆料,川普用筆尖和桌子形容台灣和中國大陸;以此暗示,與中國大陸相比,台灣並不重要,美中關係遠比台灣來得重要。深植川普體內的商人性格,在其第2任或將有增無減,尤其是當他發現頭4年貿易戰非但打敗不了中國,還讓中國變得更加強大時,與中國透過談判以換取利益的可能性便將變得更大。

美國盟友們開始各種避險準備,唯獨賴政府以不變應萬變

由此來看,就可以明白何以川普對中國的首波出手,是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的額外關稅,而不是競選期間所揚言的60%,表示未來美中之間在貿易談判上還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此外,不久前川普才力邀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還在記者會上公開「放閃」:「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你想一想,這很重要。」

當然,中美之間的競爭博弈關係已是結構性矛盾,但川普的種種對華「善意」,就算只是「外交戲碼」或「先禮後兵」,卻已體現出中美關係勢必進入新一輪的調整與磨合期。過去被拋諸腦後的「G2」格局會否形成,現在還很難預測,但從近來歐洲國家與日本試圖改善對華關係,尤其是石破茂毫不避諱表現出訪華的期待與急迫,都能看出台灣過去認為的「理念相近國家」,已經慢慢在挪動身軀,以因應世界新局的形成。

賴總統的元旦談話,預告了他將以不變應萬變,一如既往的「唯美是從」。如今看來,這條路線會是一場政治豪賭,因為讀不懂川普的心,把「可割可棄」誤解為「堅若磐石」,結果就是身處同溫層之內的一廂情願。看來2025年極有可能烽火連天,兩岸關係難以樂觀。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