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半導體等大戶設儲能 時間電價新方案春節後上路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4日電)儲能成本昂貴,為鼓勵半導體、石化業等24小時用電大戶在廠內設置表後儲能,台電重新設計三段式時間電價費率、離峰時間長度,拉高尖離峰價差至7元,確保業者有足夠設置誘因,新方案預計農曆年後上路。
所謂表後儲能,通常是安裝在工廠廠區內,作為緊急備用電源,或者用以進行離尖峰用電管理節省電費,但在台灣尚未普及。
參考能源署資料,儲能設備每MWh建置成本約新台幣1250萬元,假設使用年限10年、充放電損失20%,儲能放電成本每度7.1元。也就是說,電價尖離峰價差需至少7、8元,業者才會願意投入建置。
為促進儲能市場健全發展,並因應夜尖峰挑戰,台電去年開始研議新電價方案,參考電動車時間電價,原先擬另設表後儲能專屬時間電價,經評估市場現況,改為整合現行高壓及特高壓用戶三段式時間電價。
新方案細節近期出爐,「非夏月」將新增尖峰時間,時間為下午3時到9時、每度9.9元,剩餘18小時皆為離峰時間、每度2.39元;「夏月」電價也有微調,尖峰時間調為10.20元、半尖峰時間調為6元、離峰時間調為2.61元。調整後,非夏月、夏月尖離峰價差均逾7.5元,超過儲能成本。
官員表示,用電大戶條款履行義務方式之一為設置儲能設備,考量現在工廠屋頂光電已裝得差不多,為了進一步鼓勵24小時用電工廠設置儲能,台電重新設計三段式時間電價,除可增加業者設置誘因,穩定廠內用電,台電也可受益於尖峰負載移轉。
台電評估,半導體、鋼鐵、石化等連續製程用電大戶適用新方案,雖不免影響電費收入,但移轉用電也有助降低台電投資電網、電廠成本,且工廠屋頂光電存下來亦可緩解饋線壓力,因此整體而言仍具成本效益。
新方案為自由選用,基於安全考量,將設定用戶契約容量作為儲能設備容量上限,且須另外裝設分表。(編輯:林克倫)11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