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粉領乳癌扛不住自費重擔 3度停藥不敵病魔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6日電)40歲左右的小霏(化名)確診HER2陽性乳癌,面臨數次換藥與復發的惡夢,終於等到新藥問世,接受治療後乳房腫瘤有明顯變小,卻因自費重擔,3度停藥惡化,最後仍不敵病魔離世。

乳癌蟬聯20年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2022年台灣癌症登記年報顯示,乳癌新增超過1.7萬人,死亡率仍逐年上升,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瞄準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3分之1,醫界呼籲優先考慮轉移性乳癌病友需求,加速晚期新藥給付。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暨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耀仁今天以新聞稿說明,台灣乳癌死亡率難以下降與3大因素有關,首先是台灣乳癌發生率高,再者是早期乳癌診斷比例不夠高、初診斷就是第4期轉移性乳癌者多,最後是台灣對於乳癌藥物的健保給付沒有完全跟上國際治療指引。

張耀仁引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今年發表研究指出,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篩檢、早期治療、晚期治療並行是關鍵,對乳癌死亡率降低的相對貢獻度,早期治療47%最高,晚期治療29%次之,再來才是篩檢25%。事實上,治療HER2陽性乳癌對降低死亡率貢獻度最高。

晚期乳癌新藥治療費用高,當健保未全額給付,患者常無力負擔,因經濟重擔停藥。台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說,很多乳癌晚期患者只能靠健保,即使有再好「武器」,若健保未給付,就可能束手無策,甚至有不到30歲就罹患乳癌的年輕患者,只能遺憾地選擇安寧療護。

林金瑤表示,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一線用藥已與國際接軌,晚期二線用藥仍須努力,如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已是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的第二線治療首選,台灣暫時尚未健保給付。台灣新藥給付時間慢且條件相對嚴格,不僅可能延誤病友用藥機會,臨床研究恐難以與國際接軌。

美國、英國、日本、澳洲等已將新一代ADC藥物納入給付,連鄰近的韓國也在今年初開始給付,張耀仁說,韓國健保給付法令與台灣不同,癌症用藥可採部分負擔模式,面對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新藥不斷問世,癌藥由健保完全買單模式恐須調整,病人部分負擔是可嘗試給付的方法之一。(編輯:陳政偉)1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