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被「錨定效應」制約了!從薪資談判到購物選擇,5點解析如何利用「心理學」翻倍成功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受到心理學現象「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的影響。這種效應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指的是我們在判斷和決策時,容易會被最初接觸到的資訊所影響,將其視為「錨」,並以此為基準調整後續行為。無論是購物消費,還是薪資談判,錨定效應都廣泛地存在於生活之中,並在不經意間左右著我們的決定。但若學會運用它,這個看似束縛的心理機制,反而能幫助我們更接近成功。
關於錨定效應:
你被「定錨」了嗎?
在購物情境中,錨定效應被商家運用得淋漓盡致。例如,一件衣服的標價原本是5000元,卻掛著「特價3000元」的標籤,多數人會認為3000元相對划算而果斷購入,卻忽略這件衣服的實際價值可能低於此價格。同樣,購物網站經常顯示原價與折扣價對比,讓消費者感覺「撿到便宜」,從而促成購買。
職場中,錨定效應的影響同樣明顯。根據心理學研究,薪資談判時,提出的初始數字將成為對方的參考基準,影響最終的協商結果。如果你在加薪談判中提出一個偏低的期望值,很可能你的老闆會以此為「錨點」(亦即決策基準點),給出的數字也將低於你的理想薪資。
關於錨定效應:
善用「錨定技巧」翻倍談判成功率
繼續以上面「薪資談判」的事件為例,在與老闆談加薪時,主動提出一個稍高於心理預期的數字作為錨點。這個「錨」能引導對方在此範圍內進行協商,提高最終獲得更高薪資的機會。例如:若你希望加薪至8萬元,不妨以9萬元作為初始提議。這與購物時的「討價還價」技巧雷同,假設你希望以600元買進750元的物品,那不妨直接跟店主殺價至500元,此時對方有很大機會將以600元賣你,而這剛好正中你的下懷。
關於錨定效應:
建立「自我錨點」避免衝動購物
面對商家的定價策略,購物前為自己設置「預算範圍」,並以需求和價值作為參考基準。例如,當你看到一雙「原價8000元、特價5000元」的鞋款時,不妨反問自己:「即使特價5000元,但我真的需要它嗎?」若根本不需要,那麼再便宜的價格也屬於「不必要的支出」,回頭想想其實並不划算。
Source: YouTube @VoiceTube
拿華裔美籍喜劇演員歐陽萬成(Jimmy O. Yang)的一場單口喜劇內容為例(可從影片的2:35開始看),他提到亞洲媽媽經常受到「特價」、「打折」一詞吸引,即使尺寸不合或根本用不到,也會因其「比原價便宜」而硬是購入。例如:媽媽總會買些尺寸不合的特價品服飾回家,然後說:「過幾年再穿大小就剛好了!」而這種行為正是被錨定效應給制約了。
關於錨定效應:
多方蒐集資訊避免「單一錨定」
文章閱讀至此,你肯定已經感受到錨定效應的驚人威力。但也無須太過擔心,只要懂得多方比較,便能避免被「單一錨定」。不論是購房、選擇保險,還是規劃旅遊行程,在做決策前,務必蒐集多方資訊,避免讓單一資訊來源成為決策依據(錨點),透過比較不同的方案,才能降低錨定效應對「判斷力」的影響。購物時也是,謹記保持理性思考,避免被商家的行銷手法與定價策略給影響,冷靜地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關於錨定效應:
理解「錨定運作」成為生活主導者
錨定效應無處不在,但它既可以是「枷鎖」也可以是「助力」,端看你如何運用。透過理解這一心理現象,我們能更有意識地進行判斷,有效提升談判時的成功率,並減少衝動消費的機會。從今天起,不妨試著重新審視那些「看似合理」的決定,找到屬於自己的行動基準,成為生活的主導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