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心肌梗塞、腦中風、皮膚乾癢?氣溫驟降應注意的疾病一次看
氣溫驟降、溫差大,除了容易感冒咳嗽,還可能誘發不少疾病。醫師呼籲,溫差過大應注意保暖,避免因身體無法負荷而發生憾事。究竟低溫、溫差過大會引發哪些問題?又該如何預防或解決呢?Yahoo奇摩顧健康帶你一次掌握!
相關新聞》冷空氣接力「2波降溫」時間曝 3千公尺高山有下雪機會
氣溫驟降應注意疾病1: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氣溫驟降、溫差明顯時,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導致主動脈剝離。期刊《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提及一篇2013年的研究發現:若以24℃為基準,每下降一度,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住院率,在香港增加3.7%、台北增加2.6%、高雄增加4.0%;而這類狀況都是突然且短暫的。若輕忽起床時、洗澡或泡湯時、運動時,氣溫變化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可能加速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著極高的致命風險。
如果出現突發性胸悶、胸痛、覺得喘,或者覺得心慌、心跳快、冒冷汗,可能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若是感到頭暈、走路頭重腳輕、或出現手指變色等,則可能是高血壓的症狀。而高血壓又是心肌梗塞最常見的危險因子,患者切勿隨意停藥,出現不適症狀時請立即就醫,以免錯過90分鐘黃金治療時間。
天冷要「護心」,衛福部建議你可以這麼做:
監測血壓及控制病情: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務必要定期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
夜間與清晨注意保暖:記住「慢、熱、起、穿、行」的口訣,晚上睡覺時,先備妥衣物在床邊。無論半夜如廁或早上起床,記得先將四肢及身體動一動,暖和身體,緩慢坐起且坐穩,並添加衣物保暖後,手扶床邊、腳步踩穩地板再行走,切勿過於急促。
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清晨外出運動,要格外注意禦寒;應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建議最好結伴同行。
泡湯注意氣溫與時間:泡湯注意溫度勿超過40℃,並避免長時間泡溫泉,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
飲食、情緒要注意:除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情緒起伏太大,另應多喝溫水,降低血液黏稠度,較不易形成血栓;多攝取纖維素,同時可預防便祕;建議也要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
疾病徵兆要留意:出現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氣溫驟降應注意疾病2:腦血管破裂、腦中風
寒冷的冬日裡,許多人飲水量減少,血液容易變得黏稠;當日夜溫差大時,血管突然緊縮,就可能導致血液無法流通而產生栓塞。日常生活裡,若行為表現異常,像是反應遲鈍、說話含糊不清、吞嚥困難、臉或嘴歪斜一邊時,就有可能是腦血管破裂或腦中風。一但出現上述症狀,即應立刻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預防腦中風,衛福部建議你可以這樣做:
注重頭頸部、四肢保暖:頭頸部的血管數量多且重要,若出問題會直接影響腦部。建議戴帽子、手套、圍圍巾,再穿襪子,讓血管保持一定的溫度,避免因溫差大而劇烈收縮。
剛起床、出門前、剛到家「減少溫差」:床邊應準備保暖衣物,起床前先穿上衣物,動動關節再起身;出門前,應確認做好保暖工作;剛從戶外回到溫暖室內時,別急著沖熱水澡,應先等身體回暖,避免溫差過大導致血管擴張,尤其對於血管彈性不佳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很可能引起低血壓。
室內應維持恰當溫度:太冷會提高猝死機率,太溫暖又會造成內外溫度懸殊,對身體產生負擔。提醒讀者朋友,洗完澡後也要注意保暖,不可馬上進入較低溫的環境,以免造成血管急速收縮。
氣溫驟降應注意疾病3:乾癬性關節炎
低溫報到,部分乾癬患者會合併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關節變形、寸步難行。當發生指甲凹陷變形、出現香腸指、足底筋膜炎等問題時,很可能就是乾癬性關節炎在作祟。
由於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變化萬千,且會侵犯手指末端、手腕末端、膝關節與踝關節等四大類關節,有時也會併發虹彩炎、腸胃炎,甚至有類似三高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尿酸高等現象,常讓人摸不清病因。
土城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黃韻如指出,乾癬性關節炎目前無法根治,僅能透過物理、藥物、外科治療或生物製劑控制發炎狀況。要是發現上述症狀,請盡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氣溫驟降應注意疾病4:氣喘或呼吸道症狀
氣喘是因呼吸道對誘發因子(如冬季冷空氣、溫差、空污、二手菸、灰塵等)過度反應,產生呼吸道阻塞,而產生間歇性症狀,且重複發作。根據國健署資料指出,溫差達7℃以上時,就易誘發氣喘與過敏症狀。
低溫預防氣喘,你可以這樣做:
注意保暖:隨身攜帶保暖衣物、圍巾,減少直接接觸冷空氣的機會。
配戴口罩:避免大量吸入冷空氣而刺激呼吸道;亦可減少因空氣品質不佳而誘發氣喘的可能性。
避免進行激烈運動:若要運動應從事較緩和的運動,且事前應做好暖身。
藥品隨身:患者應隨身攜帶藥品並遵循醫囑用藥,定期回診追蹤,控制病情。
氣溫驟降應注意疾病5:皮膚乾癢脫屑
每年秋冬,許多人的皮膚都會出現乾燥發癢的症狀,還可能脫屑、龜裂,被稱為「冬季搔癢症」,是一種缺脂性皮膚炎。尤其老年人會隨著皮膚老化、角質層變薄、保水度下降,更容易乾癢脫屑;加上氣溫偏低,人們喜歡沖熱水澡,而高溫熱水也會破壞保護皮膚的油脂層,加重搔癢的情況。而天冷導致末梢血液循環不順,很多人常皮膚癢,抓出大小傷口,苦不堪言,一不小心還可能感染,讓身體免疫力也受到影響。
冬季保護皮膚,你可以這樣做:
洗澡時,慎選溫和的洗劑,以舒適的溫熱水沖洗,避免過度用力摩擦皮膚。
洗完澡擦乾身體後,應立即薄擦乳液或凡士林。
維持家中溼度,若有開暖氣或除溼機,建議放一盆水。
適時補充水分,多攝取維生素A、C、E。
避免長時間穿著厚重不透氣的衣物,容易刺激皮膚,加重搔癢感。
少吃甜食、碳水化合物與辛辣刺激的食物。
看更多相關新聞
合歡山飄下5分鐘冰霰 落地即融化 民眾:沒下雪也很開心
開始變冷!鄭明典曬「極渦分裂圖」解釋降溫原因
2波冷氣團接力南下!專家:留意長時間低溫危害
天冷容易餓!醫推「4類食物」穩血糖又助減重
冷氣團來襲!嘉義低溫13.6度 台南屏東民眾吃粥暖胃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游婉琪
參考資料
※急性心肌梗塞與寒冷天氣(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葉昌明、謝昌成、柯秉宏)
※天冷請您多留「心」-六招「護心」、「保暖」要訣(衛福部)
※掌握3關鍵 護心保暖抗溫差(衛福部)
※認識乾癬性關節炎(土城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黃韻如)
※防疫期間 氣喘患者4招防護要做好!(衛福部國健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