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不是老人病!溫差大眩暈找上門 常伴隨耳鳴、重聽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早晚溫差大、忽冷忽熱的天氣讓許多人適應不良,不僅容易好發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天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頭頸部血養供應不足,也進而提高眩暈發作的機率。
周邊型眩暈最常見! 40歲以上的青壯年也可能犯眩暈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患者本來以老年人居多,但現代人有三高問題、生活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等,這些都是讓血管阻塞的風險因子,再加上早晚溫差明顯變化,使得眩暈症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臨床上發現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40歲以上的青壯年也可能犯眩暈,因此切不可掉以輕心。
眩暈的成因可分為中樞型眩暈與周邊型眩暈,其中又以周邊型眩暈為主。至於中樞型眩暈則通常來自車禍外傷、腦瘤引起,發生機率相對低,但若因血管阻塞嚴重產生眩暈,也可能是中風前兆,應提高警覺。
李宏信醫師說明,人體的血液從心臟出來,經過2條頸動脈和2條頸椎動脈,往上匯合成1條椎基底動脈後,將血液輸入到腦部,其中一部分的血液會流向內耳,如果這區域血管發生病變、阻塞,也會誘發眩暈症,將之歸類為周邊型眩暈。
大多數的眩暈發作屬於「周邊型眩暈」,是由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異常引起,三半規管主管平衡作用,李宏信醫師形容,這3個半規管猶如3個瓶子,互為垂直且其內充滿淋巴液,當人體及頭部移動,管內的淋巴液振動而刺激管內的神經,於是產生方向、速度、轉動的感覺,一旦淋巴液分泌過多或無法順利排出時,內耳淋巴出現腫脹而壓迫到神經,就會發生眩暈症狀。
眩暈常伴隨耳鳴和聽力下降 醫:嚴重恐是失智症前兆
李宏信醫師指出,眩暈和一般頭暈不同,頭暈會感覺昏昏沉沉、走路不穩,猶如坐在船上搖搖晃晃;眩暈則會感到周遭環境和眼前世界都在轉動,有人可能出現噁心嘔吐、冒冷汗等反應,嚴重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工作,時常處於再次發作的恐懼之中。
「眩暈常與耳鳴和聽力障礙或減退密切相關。」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因為聽神經和平衡神經互有關聯,所以內耳系統不平衡時,有時先發生重聽、有時眩暈先發作、或是有人耳鳴出現後併發眩暈。國外有報導指出,如果聽神經退化或眩暈症發作,腦部也可能受影響而退化,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也是失智症的前兆,不可不慎。
李宏信醫師歸納內耳病變造成的眩暈,一是血管不通、另一是淋巴液積水,以眩暈、耳鳴和重聽統稱的「梅尼爾氏症」最具代表性,其他還有耳石脫落症,主因是車禍撞擊或年紀大神經退化,而易導致耳石脫落,通常躺下來休息2、3小時可望自然復位。
如何告別天旋地轉眩暈症? 藥物治療搭配生活調整多管齊下
臨床治療眩暈症,多以增加腦基底循環,打通血路為主,藉由增加血液循環的藥物、抑制血管過度收縮,幫助血流通暢,並透過抗氧化劑排出血管內廢物、以及增加滲透作用等藥物,改善內耳神經、擴張內耳血管,此外,還須給予維他命B1、B2、B6及B12幫助內耳神經滋養修復。
李宏信醫師強調,如果突然眩暈發作嚴重、無法走路,可掛急診就醫,注射止暈針效果較快,好轉即可返家休息;或尋求耳鼻喉科診治。急性期服用藥物約1至2週即可改善,倘若眩暈經常性發作,建議應耐心接受治療;持續服藥3至6個月讓內耳功能恢復良好,才能降低眩暈復發率。
李宏信醫師提醒,有眩暈病史者,平常盡量勿快速轉動頭部或變換姿勢,除了遵照醫囑服藥,飲食少油少鹽,日常生活避免過勞焦慮,放慢緊張步調,而減少血管過度收縮恐造成血液養分供應不足,進一步導致內耳神經萎縮,且穩定控制三高,皆有助降低眩暈復發。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憂鬱症陪伴者常遇5大困境 OverBlue分享陪伴心路歷程
▸講座報名/解密失智症警訊! 精神科專家教應對與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