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轉變 卡特擁抱中國並改變美中關係走向

1979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Jimmy Carter)(右)與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左)。(圖:維基)
1979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Jimmy Carter)(右)與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左)。(圖:維基)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 29日在喬治亞州家中辭世,享嵩壽100歲。他在1979年迎接訪美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開啟了一段永遠改變世界的外交關係,並為中國經濟崛起、以及北京後來與華盛頓的競爭奠定基礎。

1979年的相見歡

1979年的1月,時任總統卡特在華盛頓迎接一位歷史性的訪客:開啟中國經濟大門的鄧小平,他同時也是第一位走訪美國的中共領導人。

和中國建交是在卡特動盪的總統任內,最受到矚目的遺產之一。

卡特的生日是10月1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日是同一天。卡特的親密朋友劉亞偉(Yawei Liu)表示,卡特常說是命運把他和中國連結在一起。

即使是在卸任後,卡特仍然悉心地和中國人民維持密切聯繫,但隨著華盛頓與北京關係降溫,這項關係已受到影響。

儘管如此,卡特仍是一小群協助共產中國在1970年代擺脫孤立、因而受到北京珍視的美國政治家之一。

北京為他的辭世表示哀悼,稱卡特是1979年協議背後的「推手」。

說起卡特與中國的首次接觸是在1949年,當時中國正在經歷長達數十年血腥內戰的最後階段。身為年輕的美國海軍軍官,卡特的潛艇部隊被派往中國青島,援助正在抵禦毛澤東軍隊的國民黨。

然而,在距離敵方陣線僅有數公里遠的地方,中共指揮官的名字叫做鄧小平。當他們終於在數十年後見面時,已經分別是彼此國家的領導人。

1978年美中建交

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他的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為美國爭取當時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奠定基礎。由於北京和莫斯科對立,使華盛頓感覺到這是一個拉攏蘇聯盟友的機會。

但這些努力是在卡特與鄧小平的推動下達到最高峰,他們推動了兩國間更深刻的關係。當時這位美國總統數月來派出他所信賴的談判代表和北京秘密會談。

突破的時刻出現在1978年底。美國與中國建交的決定令世界震驚,北京欣喜若狂,但長期獲得美國支持、對抗中國主張的台灣則受到衝擊。卡特至今在台灣仍是具爭議性的人物。

美國在先前只承認台灣政府,而多年來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一直是美中談判的癥結。

華盛頓轉而承認北京,意味著美國最終承認中國的立場,也就是一中政策,而這至今仍是美中關係的基石。

但這項轉變也無可避免地引發有關美國對盟友承諾的質疑。在對卡特決定感到不安下,美國國會最終通過法律,闡明美國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的權利,而這也在美國外交政策中製造了一個持續的矛盾。

儘管如此,歷史學家仍同意,1979年標誌著一系列重新定位全球強權的非凡行動,不僅讓美國與中國聯手對抗蘇聯,也為東亞的和平與快速經濟成長鋪路。

BBC的報導指出,如果沒有卡特和鄧小平的特殊關係,是不可能做到這點。鄧小平傳記作者傅高義(Ezra Vogel)表示,卡特在鄧小平1979年1月訪美時,在和他共度一天後在日記上寫著「很高興與他談判」。

改變美中關係走向

鄧小平在毛澤東時代的3次政治清算下倖存,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之一。歷史學家認為他的遠見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這場關鍵的外交勝利。

傅高義寫道,鄧小平察覺到卡特提供的這個機會,既可挫敗蘇聯勢力、又能讓中國啟動日本、台灣甚至韓國早已展開的現代化。

他知道,如果沒有美國的協助,中國將無法實現這個目標。

傅高義表示,卡特形容鄧小平「聰明、強韌、有才華、坦率、勇敢、品貌兼優、自信、友善」。

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Asia Society's Centre on US-China Relations)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表示,卡特實際上是個催化劑,他推動的不只是外交上的和解,這也是個發出訊號的戲劇性時刻。

卡特與中國的關係在他的總統任期結束後,仍持續了很長時間。在1990年代,他的非營利組織「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在中國新生的草根民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卡特也曾多次以私人身份訪問中國,這對美國總統來說是不尋常的。在一次行程中,卡特和妻子羅莎琳(Rosalynn Carter)還為2008年四川地震的災民搭建避難所。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卡特逝世 美國對中國政策從交往轉為競爭抗衡 國家利益至上不變
美前總統卡特逝世 習近平向拜登致唁電
卡特任內中美建交 北京:對其逝世深切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