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惡修三法 永社等民團訴求行政、司法應盡其所能阻止違憲法律施行
台灣永社今(30)日和公督盟合辦記者會,針對國會三讀通過憲訴法、選罷法、財劃法修正案未有任何議事環節進行實質討論,將對台灣人民罷免權利、憲法機關之憲法法庭、中央政府財政產生危害表達嚴正訴求:第一. 憲訴、財劃、選罷三法之立法程序完全悖離公開透明與討論原則,失其程序合憲性,不應生效。第二. 行政院長應於副署憲訴、財劃、選罷三法前,應優先確認法案將癱瘓行政權、司法權之爭議有解,並向人民說明將採取之作為。
永社呼籲司法院本於憲法機關忠誠義務及促進法律續造功能,應面對其核心權力遭立法院以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侵犯、癱瘓之困境,積極研議自救機制,促使現行機制符合憲政秩序,依循往例如2004年釋字第585號對於當時《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之缺失,創設暫時處分機制,避免憲法所保障之權利或公益遭受難以回復之重大損害;或是更早先1995年釋字第371號,基於憲法為國家最高規範、法官審判應優先遵守憲法之義務,對當時《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5條第2項、第3項規定宣告違憲,創設各級法院聲請違憲審查機制。
永社副理事長黃帝穎指出, 親藍律師及學者近日聲稱憲法法庭的大法官不應該審憲法訴訟法有無違憲,否則就屬擴權。但依照我國現行憲制體制,具有宣告違憲權限的是憲法法庭。可是在這次《憲法訴訟法》的修正中,將大法官開庭審理的門檻提高到必須有10位大法官出席,且要9位大法官同意才能宣告法律違憲;而目前大法官8人已人數不足,還因提名過程被藍白全面封殺,導致連開庭門檻都難以達到。實際上如同釋字601號指出,大法官為了維護憲政秩序無以迴避,仍應審查與憲法法庭運作相關的憲訴法。藍營企圖先批評大法官擴權,以遂行癱瘓憲法法庭的毀憲陽謀,憲法法庭基於權力分立原則及程序自主權,當然有權對憲訴法進行違憲審查,制止立法院擴權癱瘓司法權。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法系教授許惠峰則認為,從實質層面來看,新罷免法以附身分證為罷免聯署條件,侵害人民罷免權;憲訴法,過度提高開會與決定門檻,癱瘓憲法法庭;財劃法假借中央地方預算平均,危機中央預算的國防預算。這三法應該不副署,藍白認同不副署行為,應該去聲請憲法法庭裁判,或是提不信任案,甚至執政黨也可以提,以期待改變國會架構。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補充指出,原本應該在會議中進行的議案辯論,現在藍白把它丟到街頭,丟給人民,自己卻不願意在委員會中進行討論,等於把台灣往街頭對抗的老路推。對於《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藍白無視財政紀律,讓原本的地方分配款從三千多億暴增到八千億,卻完全沒有明確規劃該如何運用。更誇張的是,部分地方政府明年的預算已在地方議會通過,如今中央突然要增加補助,連要怎麼執行都沒有頭緒。除此之外,《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的修法是否在下一屆選舉才採用新規?《財政收支劃分法》是否馬上就適用於明年度預算?這些執行面問題都被刻意忽略,讓人認為藍白修法意圖癱瘓中央財政、司法、選舉、罷免的運作,是一種不考慮是否能再度執政的「不執政的對抗」,目的是癱瘓國家運作。
辜寬敏基金會副董事長林宜正認為人民已經沒有選擇,必須儘速讓政治上的失速列車停下來,收回原本委託給不適任立委的授權。若立法院無法回到正軌,人民就該透過罷免,至少六席,來換出符合多數民意期待的新國會。樂見各地的自發性力量已經開始討論、行動,希望大家能夠正視目前立法院種種作為的毀憲亂政的危機。
東吳、靜宜、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王鼎棫最後指出,大法官召開憲法法庭會議,現在需要10個大法官以上才能開庭,且要9人同意才能宣告違憲。即使大法官為滿額15人,如果有數位大法官迴避,就很可能使人數無法達到開庭門檻,人民的憲法救濟權就此落空,且如今憲法法庭只剩8人。其他國家(如德國)都有相應的代理機制,避免憲法法院因人數不足而停擺,但我國卻在藍白修法下走向極端。若這種修法趨勢持續下去,會讓人聯想國際上少數民主「逆轉」的案例,例如波蘭曾透過不斷調高憲法法院表決門檻,最終重創司法,導致整體的民主倒退。臺灣絕不能重蹈覆轍。因而,社會各界應該大力聲援大法官依法宣告違憲,或至少做出「暫時凍結」等緊急處置,不可放任憲法法庭被藍白勢力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