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耳鼻喉科、家醫科診所人潮爆滿,小孩發燒病例激增,令家長們憂心,小兒科醫師巫漢盟指出,秋冬來臨更是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同時依照近一週統計數據,介紹前4名呼吸道疾病常出現病毒。
依據衛生福利部的藥品使用數據,用於緩解便秘或促進排便的藥物「Sennoside」每年的使用量高達六千萬顆,這還不包括非處方藥物的使用量!你我可能都曾經受到便秘困擾,雖然我們都知道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可能幫助緩解便秘,但你是否知道藥物也可能是導致便秘的原因之一?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昨(23)日舉辦「防治登革熱面面觀」記者會,由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主持,邀請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中華日報執行副總姚正玉、國民黨發言人李明璇及高雄市議員李眉蓁與會,會中檢討日前登革熱防疫措施,建議未來政府做出相對措施,並呼籲民眾在接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巴金森病雖尚無法完全治癒,但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副主任暨主治醫師吳逸如表示,當被診斷患有巴金森病時,先調適心情,不必太難過,因為這不是絕症,有許多藥物可以提供很好的症狀治療。建議可先檢視症狀是否已影響日常生活,如果尚未受到明顯干擾,運動是最好的良藥。若症狀輕微,可以考慮藥物治療,但需每位患者的病情各異,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和生活方式調整合適的藥。 吳醫師提醒,患者應避免自行停藥或調整藥物劑量,這可能會影響藥效。當遇到用藥不適時,最重要的是與醫師討論,讓醫師了解用藥狀況,以確保藥物的效果最佳。為增進患者與民眾正確用藥知識,承聯合勸募支持,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與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於台北華山文創齊力舉辦「藥你知道:巴金森用藥與巴金森手記」公益講座。 治療巴金森病的藥物類型 吳醫師說明,治療巴金森病的藥物種類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促效劑、抗乙醯膽鹼、MAO-B抑制劑和COMT抑制劑等: 1.左旋多巴:美道普、心寧美 左旋多巴是治療巴金森病最主要且有效的藥,可提升腦部的多巴胺濃度,改善病人的動作。然而,需知曉用藥蜜月期通常為五到七年間,之後可能會出現藥效漸
目前全球老化問題嚴重,在台灣推估也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眾多老年健康課題中,尤以重聽最為常見,然而由於聽力退化是漸進式的,許多人未能及時加以察覺,且多數人認為重聽是不可逆的自然老化衰退現象,無法治療或是治療也未能好轉,因此並不積極正視重聽問題,導致情況持續惡化,甚至釀成失聰、耳聾憾事,是個人的不幸,家庭及社會都有極大的傷害及損失,相當可惜。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表示,最近門診來看病的孩子多很多,且很多孩子發燒,燒得一個比一個高,上周連他家也淪陷,兩個孩子輪流發燒,讓他崩潰。他說,秋冬來臨,更是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要特別小心腺病毒、副流感、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4種疾病。
生活中心/許智超報導 近日有許多家長發現家中的小朋友發燒了,不少小兒診所都大排長龍。對此,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分享,最近很多孩子發燒,這周自己家也淪陷,兩個孩子輪流發燒,
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增溫,台中市新增2例登革熱確診病例,分別是居住在大里區30多歲女性、在南屯區租屋的20多歲男性,其中大里區女性確診者潛伏期間無外縣市旅遊史,也未曾至大里區本土登革熱群聚地區活動,其同住家人1人22日發燒通報,檢驗為陰性,感染源不明、尚待釐清。
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在亞洲各國也造成重大的醫藥負擔。亞洲19位專家今年6月於《胸腔腫瘤學期刊》發表最新共識指出,若要降低肺癌死亡率,應加強篩檢普及,並改變篩檢方式,強烈建議應從傳統胸部X光檢查轉向更先進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以落實早期診斷。
【記者陳世長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昨(22)日接獲疾病管制署檢驗研判確診2例本土登革熱個案,已分別通知個案的居住所在地、工作所在地的大里區及南屯區公所開設區級指揮中心防治會議,執行2位個案的居住地...
(法新社巴黎22日電)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住院治療的病患有1/3於多個月後出現多重器官異常的狀況。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於瞭解難以捉摸的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
(中央社巴黎22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一項研究顯示,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住院治療的病患有1/3於多個月後出現多重器官異常的狀況。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於瞭解難以捉摸的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
針對台南登革熱大爆發,行政院今(23)日進行專案報告,立法委員陳以信質疑行政院長陳建仁,中央進駐台南時間太晚錯過最佳時機,如能提早一個月以上,現在疫情應早得到控制。陳以信並呼籲比照新冠肺炎作法,給與登革熱染疫者「防疫隔離假」,避免染疫者因上班上課時被蚊子叮咬,而成為登革熱傳染者。
嘉義縣近日新增本土登革熱確診4例,累計34例,其中因山區正值椪柑及柚子產期,竹崎鄉師埜村已7例確診。縣長翁章梁呼籲,民眾如到疫區務農及活動時,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並詳細告知活動足跡,及早診斷及早防治,縮短隱藏期及社區傳播風險。嘉義縣近2日新增本土登革熱確診4例,分別為中埔鄉、朴子市各1例及布袋鎮2例;確診累計34例,包括竹崎鄉10例、梅山鄉8例、大林鎮5例、民雄鄉4例、太保及布袋各2例、朴子、中埔及水上鄉各1例;此外,目前通報NS1快篩陽性2例為朴子市及竹崎鄉,尚待研判中。縣府指出,山區目前正值椪柑及柚子等水果盛產,竹崎鄉師埜村已7例確診,而於師埜農地出入足跡計10人之多,故特別針對出入農地務農民眾及確診家戶周圍100公尺擴大篩檢,共篩17戶26人皆為陰性,將持續清查確診者農地周邊鄰近耕作者擴大篩檢。縣府提醒,民眾如接獲衛生所通知,請配合採血、及早發現杜絕傳播;衛生局已於農地入口處放置宣導旗幟提醒,再次呼籲民眾如有症狀請勿出入果園,並做好個人防蚊措施,有症狀並主動通知衛生所,避免疫情擴散。另,縣府及公所已動員病媒蚊孳生源密度調查、孳生源清除及逐戶衛教,針對每位個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 陳 惲 朋 /嘉義報導】 嘉義縣本土登革熱疫情已新增至34例,為及早診斷、及早防治,縮短隱藏期及社區傳播風險,縣府與鄉鎮市公所合力啟動住家及足跡周圍100公尺家戶衛教、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措施,翁章梁縣長同時籲請,民眾如到疫區務農及活動時,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並詳細告知活動足跡。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曾因感染新冠肺炎而住院過的病人,康復後的長新冠症狀中,肺、腦、腎等主要器官功能發生損傷的機率平均比一般人高出3倍。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癌症患者的福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及微菌叢研究中心臨床研究團隊、與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跨校合作,以石墨烯奈米材料與具有標靶追蹤性的生物分子,開發出標靶偵測、診斷與癌症治療系統,可達到高效率殺死腫瘤細胞且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更不會讓病人因治療而造成身體不適及產生副作用,此一關鍵指標技術具產業應用價值,榮獲今年科技部「2023未來科技獎」殊榮,令人刮目相看!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國民黨智庫今(23)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因應今年登革熱疫情,高雄市立委參選人李眉蓁、李明璇、台南市立委參選人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