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藏在札幌円山住宅區的燒肉店,CP值極高,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煙霧非常大..大到吃完全身都是煙味更久久不散(笑),但,我就愛這氛圍....(大笑)。另外,就是這家基本上是完全預約制,沒訂到千萬別去,一個人也別去,很容易被打槍...因為我就被打槍了兩次才吃到。
我算得上是一位愛吃甜點的老伙仔,最少在寫文的這15年來,光是台北我就寫了超過300多家甜點加上日韓恐怕也有500多家。再細數甜點的種類「千層蛋糕」絕對是我心中前三喜歡的選項,從早前台南的深藍,再之後愛上時飴 Approprie。每每有好朋友、家人生日,我都是直接訂這家的「千層生日蛋糕」,也每次都得到應有的好評。
孤獨的美食家實訪87家,跟著五郎第一次踏上韓國釜山(首爾5次、大邱1次、濟州島1次),但一次抵了5次,有一點愛上釜山....。第一篇要分享的自然是這趟釜山美食的第一個目標「孤獨的美食家」五郎口中的美味炒章魚鍋,這一味在韓國算是蠻常見的,比較特別的是裡面除了章魚、蝦子等海鮮,還加了牛腸,據說是釜山五六島的鄉土料理,這家餐廳離捷運站(213大淵站)也很近,算是相當容易攻略的一家。走,我們跟著五郎到釜山去。
前陣子一直聽在夜間林森商圈走跳的友人說,近期流行晚上在KTV吃炸雞,而且是許多女生生日指定的「生日蛋糕禮盒」打開一看居然是炸全雞,而且搭配了七種不同的甜酸鹹香辣獨門沾醬,一整個美味又歡樂,不論是視味覺都得到慶生的滿足,無怪乎一下就在網路上炸裂並迅速造成轟動。
小虎吃貨團北京米其林來到第三回要分享的是連續五年得到二星肯定的「北京-屋里厢」賣得卻不是京菜,而是上海料理。標榜多數料理都現點現做,即便在上海是涼菜,這裡都略有熱度,吃將上來了多了點討喜的溫度,上海料理的濃油赤醬同樣,卻少了甜膩,整體來說我是喜歡的,即使我不好的甲魚都可以讓我覺得美味⋯⋯
之於我的旅行美食當然是最主要的,但我也總想在每座城市留下一點咖啡或是茶香,雖然它還是「吃」,但總又念婪的想帶點精神上的記憶,於是日本的老喫茶店便成了我離開這座城市的最後身影。之於熊本,目前為止最愛的是長崎次郎喫茶室,愛的是它周邊的城下町風貌和路面電車穿梭的身影,愛的是它百年書店的外觀和老屋內在,愛的更是那杯能望著窗外不期而遇的路面電車,以及嘴邊熱呼呼的鬆軟法國吐司,最好再來一杯新舊交融的水果聖代。
查了一下第一次吃雙月是在2016年記得那時才剛開,然後就是一吃成主顧的連續光顧了好多年一直到現在,雖然之後因為連續七年獲選米其林而幾乎每天大排長龍,我還是會在經過時解解饞。前陣子聽說雙月青島店(雙月的創始店)重新整修,經過的時間順便去「排」了一下,回味一下。
不知道各位五郎粉看了孤獨的美食家電影版了沒?基本上電影中出現的三家餐廳應該都不是那麼好follow(日本五島、韓國巨濟島、法國巴黎),於是把目標轉向2024年大晦日的特別篇, 順便幫自己安排了第一次的石川能登半島之旅。
好湯金泉獎第二篇,為大家介紹的是玉里的安通溫泉,它獲得素有台灣溫泉奧斯卡的「五大美景好湯金獎」的最佳造景美學獎金牌;這篇文章除了帶大家去泡花蓮美人湯安通溫泉外,還要帶大家穿著美美的和服去日據時代溫泉旅館改建的拉麵店吃拉麵,再帶大家去紐澳華溫泉山莊體驗玉里名物伴手禮「茶樹精油」diy,順便一提的是這裡風景也是一整個美,素有花蓮美人湯的雅號。
瑞穗一直以來是花蓮的觀光重鎮,不管是泛舟、牛奶或是溫泉都是國內外遊客的旅遊重點。2025年台灣好湯金泉獎更是一舉拿下台灣好湯金泉獎的五大旅遊推薦好湯,這一篇我們就實際走訪瑞穗,一口氣領略瑞穗天合國際觀光酒店、虎爺溫泉渡假莊園、蜜滋賀溫泉飯店的美好,來一趟花蓮瑞穗溫泉、美食、自行車兩天一夜小旅行。
關於咱們的「小虎吃貨團」的美食自然是以「米其林」和「tabelog百名店」為主,但台灣人相對不知道的隱世、隱藏版美食也是一大重點,所幸我們的日本合作方「繫日之旅」也總能在每次的行程中幫我們安排幾間如「ar」般讓我們驚喜不已的餐廳,而且是打從一進門,或者甚至還沒進門就開始驚呼連連。ar離熊本空港開車不到10分鐘,是家位於森林中的餐廳,使用的都是熊本在地食材,打造出屬於熊本的鄉村料理。
前些日子和幾個日本朋友吃飯,他們問我最喜歡的台北牛肉麵,我想了很久竟沒有答案...其中一位日本朋友給了我一張照片,我一看是我心中好牛肉麵的模樣,再細看名字,這不是以前我在桃園工作最喜歡的那家牛肉麵?再看地址,卻是我蠻常出沒的長春路...於是回台立馬殺了過去。結論,那碗帶著清爽中藥氣息的牛油香紅燒牛肉麵,正是我追尋的味道,網路上大家很推的牛筋和辣油也的確是極品。
2015年開始大頻繁進出日本前,我對そば和多數台灣人一樣停留在「沒咬勁吃不慣」的思維裡,但自從我2018年在網走邂逅了「そばきり 温」(米其林推薦)後,第一次覺得原來そば可以如此美味,而後更在弟子屈「摩周そば道楽」的震憾下,徹底的被北海道的そば給征服。今天要分享的這家則是個人北海道第一家星級そば,即便它只是短暫在2012年的北海道米其林特別版一閃而過(現為米其林必比登)。
首先,我必須承認這幾年我鮮少在台北吃拉麵,就算有吃的也是固定那幾家。台灣的日式拉麵的確越來越接近我在日本吃到的,甚至慢慢像台灣的日本料理(鮨)般走出屬於台灣自己的風格。以拉麵來說,就是看起來濃厚,但實際上比日本清爽,也許更精準的說法是比較不鹹、不油,更適合台灣人的口味。在台北真要推薦,我比較常吃的可能只有麵屋長樂⋯⋯
隨著孤獨美食家電影將在2025年3月14日在台上映,這幾天「孤獨的美食家」的關鍵字不斷被熱搜,於是打鐵趁熱多寫幾篇這一系列的實訪文。熱播了11年11季(不含十來個特別篇),據電視台表示五郎一共吃了500家左右的店,而我只跟了其中的90家,還真的需要多努力。如果你有追這個節目就會發現,這個節目多半的店家都在東京、關東,其他縣市最多一季出現一個,2023大晦日特別篇是第一次登陸沖繩。
拉麵、燒肉、炸豬排大概是我一個人在日本旅行時首先會想到的,有米其林名單就參考,沒有就找tabelog百名店,再沒有就是隨便找家近一點tabelog比較高的。之於仙台炸豬排,宮城的米其林只有兩家⋯⋯
「應該是受了台灣普遍「鮨(すし)」都很貴的影響,大家都以為在日本吃「鮨(すし)」也很貴,尤其是米其林。但其實,在日本除了那些大城市超知名的「鮨(すし)」外,多數都很平價,特別是鄉下一點的地方,有時一餐吃下來一萬日幣都不用,即便它是米其林的⋯⋯
請友人推薦一家富山市的關東煮,於是得到就連「 L'évo cuisine régionale」主廚谷口英司也去過的hida,更有趣的是這個名單其實是提供「熊肉」給「 L'évo cuisine régionale」的富山傳奇獵人。
進化系新札幌味噌拉麵是近幾年札幌出現的新拉麵派系,其中又以得到米其林推薦的札幌 Fuji屋,它擁有札幌拉麵的味噌氣息,又不像すみれ系那般的鹹,加入了一點點中式的作風,在味噌的基礎上多添了如花椒般的香氣,叉燒的作風也帶著微微的港式,重點之於觀光客來說相對的不鹹,於是不止米其林,甚至連代表日本鄉民的tabelog也得到札幌拉麵百名店的殊榮。
清邁2025年星級米其林再度撲空後,小虎吃貨團的團員問我吃過的12家清邁米其林推薦中有那一家是比較有機會得星的,我的答案花不到三秒就給了「1921 House」,當然我是指目前為止我吃過的12家清邁米其林推薦之中,相信清邁還有很多我沒吃過的好餐廳。